草木菜蔬
 

召伯甘棠                狝猴桃
板栗
                  楮树的用途
止汗妙品话桑叶

荆州古城墙有100余种“先秦”植物     台北成立诗经植物区
春季野菜利养生             荷花史记
黄花菜                 韭菜
南京蒲菜                多食萝卜保健康
葫芦                  蔬中一绝话冬笋
植物中的钢铁              萱草依旧
九重葛                 芍药
绶草

《诗经》中的植物什么样
风雨敲书窗

召伯甘棠

  在寻村乡西部,洛河北岸,有一村庄名甘棠。相传,这里是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驿站。据载“周召伯循行南国听政于此”。《诗经》有“甘棠三章”,赞颂的就是召伯在甘棠倾听民意,取信于民的政绩。

  民间传说,甘棠驿站旁的高土冈上有棠梨村,三月花如白雪,八月果实累累。召伯经过这里,在棠梨树下憩息时,听取了当地人们的意见。清雍正二年(1724年),宜阳知县郭朝鼎竖碑于今甘棠村南郑卢公路北侧。河南府尹张汉题名“召伯听政处”5 个大字。“棠荫秋清”为宜阳八景之一。

                                回页首

狝猴桃

  俗称“阳桃”、“羊桃”。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夏季开花,秋后果实成熟。果实卵形或球形,熟时黄褐略带绿色,皮薄汁多,酸甜可口。果汁中含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镁等矿物质和大量维生素C,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水果之王”。果熟后剥去外皮可吃,又可加工成查酱、果脯和高级营养品“狝猴桃精”,也可酿制狝猴桃酒。

  狝猴桃在《诗经》中被称为“苌楚”;唐代已有人工栽培,唐诗中有“中庭井栏上,一架狝猴桃”之句。三清山林区的乔木林中,多有附攀生长。信奉三清道教的方士徒众尊之为“仙果”。

                                回页首

板栗

  为壳斗科栗书属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种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实,这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3600年前用作冶炼铜和烧陶器的栗,《诗经》、《论语》等古书中多次提到板栗,其中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更清楚地说明了板栗在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板栗又名“栗子”,属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初夏开花,秋分栗熟,果肉金黄,味道甜香,是一种木本粮食,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是一种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唐代医学家孙思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唐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复栗旧传方”。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甙3,具有明显的健胃补肾功能,是老龄人和幼儿的理想补品。经化验分析表明: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淀粉、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 等多种成分,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果肉中淀粉含量为37.61%--42.23%,可溶性糖30.48%--33%。蛋白质为6.13%--10.0%。硝化氮0.37%-0.52%,磷0.04-0.12%,并含有钙、镁、硼、锌、锰、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板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环境污染轻,是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

  栗子可以烹调多种名菜,栗子煲鸡就是我国著名的菜肴;还可以加工制做栗干、 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

                                回页首

楮树的用途

  山野之中,有一种落叶的乔木,叫做楮树,在我国南方生长茂盛,北方也能生长。但是,过去有许多人认为它不是好木材,不愿意栽培,因此,这种树木似乎越来越少了,这是很可惜的。楮树除了一些土名以外,在古籍中也叫做谷树。《诗经·小雅·鹤鸣》篇中就有关于楮树的记载,它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朱熹注云:“谷,一名楮,恶木也。”这位道学先生一开口就否定了楮树的价值,未免武断。但是,他总算证明了楮和谷是一物而异名。这一点大概是没有疑问的。据《山海经》记载,我国各处由野都有谷或楮大量生长。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 “谷者楮也。”这更直截了当地肯定了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一书,也做了相同的记载。

  那末,为什么有两个名称出现呢?究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没有呢?回答却不一 样。一种答案是说,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所以变成两个名称。如三国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幽州人谓之谷桑,荆扬人谓之谷,中州人谓之楮。”另一种答案说,两者稍有差别。如《本草纲目集解》引苏恭曰:“此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文,谓之斑谷,今人用皮为冠者。一种皮白无花,枝叶大相类,但取其叶似葡萄、叶作瓣而有子者为佳。”还有的书上把楮、谷和构树当做同一个东西,那是有待专家研究的问题。我知道的一些旧书上,对构树的种属也有相反的两种记载。谷和构在现代植物学中虽系同科同属,确有不同点。至于谷和楮则是一物而异名,断无可疑。对于这个问题解释得最明白的是李时珍。他不但说出了两个名称的来源,并且用科学的观点分析了所以产生两个名称的道理。他说:“楮谷乃一种也,不必分别,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杈,三月开花成长,穗如柳花状,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叶有桠杈,亦开碎花,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种树并易生,叶多涩毛。”可见楮树是雌雄异株,雄株与雌株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有的人就把它们起了两种名称。李时珍又说:“楮本作柠,其皮可绩为纻故也。楚人呼乳为谷,其木中白汁如乳,故以名之。”这个解释也很有道理,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李时珍说明了楮树的用途很多,有的简直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过去大家不注意加以利用,所以它有一部分作用就被埋没了。现在我们应该切实加以利用,使它更好地发挥效益。

  过去我们只知道楮树皮是造纸的好原料,却没有想到它的树叶、枝、茎、果实、皮下粘液等都是一些非常难得的特效药。先说树叶,它能治“刺风身痒”;吃嫩叶可以“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把叶子炒熟,研成细末,和面,作饼吃,“主治水痢”。李时珍归纳楮树叶的治疗效果,有以下几种:一、利小便;二、去风湿;三、治肿胀;四、治白浊;五、去疝气;六、治癣疮。这最后一项有人试验过,的确效果很好。

  再说枝、茎,它们性质相同,都能治皮肤病。据说患瘾癣的皮肤刺痒难止,可将楮树枝或茎部煮汤洗涤患处,严重的可以全身沐浴,必有奇效。李时珍还说:“捣浓汁,饮半升,治小便不通。”只是这一点还没有试验过,不知道效果如何。

  至于说果实,据《本草纲目》列举它的疗效很广,比如说它能治阴痿和水肿,又能益气、充饥、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又说它能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健腰膝、益颜色。在这里应该提到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有一段记载:“柠木实赤者服之,老者成少,令人彻视。道士梁须年七十,服之更少壮,到百四十岁,能行及走马。”葛洪的话是否可信,虽然仍有待实验证明,但是,吃楮树的果实,如果服法恰当, 对人身大概会有益处的。

  最后特别要说一说楮树汁的用途。它的最普通用途是用做浆糊,粘性很好。但是,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用途。如果你患脚气病,或者长黄水疮及牛皮癣,拿楮树汁来涂擦,一定很快就会好。所以《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疗癣疮,疗效比它的树叶和枝、茎都更快。有一位读者来信说:“有一个夏天,我被脚气缠在家里,全脚都是水泡,奇痒难熬,行动不得。几次就医,都是好而复发。后来涂楮树汁,每天两三次,一礼拜后竟然全愈了。我把此法推荐给十几个朋友,他们有的患脚气,有的是长癣,也都药到病除。楮树在北京西郊钓鱼台有一些,清华园内到处都有。只要拿一把小刀,将树皮横着割断,就有乳状液体流出,将它涂在患处,最初奇痒钻心,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水泡已破,涂擦效果更好。” 这个经验是值得重视的,我把这位读者的经验公布出来,有同病者无妨一试。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回页首

止汗妙品话桑叶

  宋·洪迈《夷坚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赢瘦,饮食甚少,夜卧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治。监寺僧曰:"吾有绝妙验方,为汝治之。"游僧试用其法治之,三日之后,宿疾果然痊愈。其方为: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为末。每日两钱(6克),空腹服用,以温开水调服。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树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我国种植桑树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史,《诗经》中即有"言采其桑"之句。其叶可饲蚕,其皮可造纸,果实可食用,叶、枝、果、根皮均可入药。因此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叶治汗出,由来已久。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桑叶除寒热、出汗。"由于古代文献不加标点,所以历史上有人误认为桑叶能发汗(即理解为"除寒热,出汗")。对此,专门有人予以澄清,如清·张志聪《本尊崇原》:"《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清·陈士铎《辨证奇闻》有“桑叶……引经止汗。”

  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震亨(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记载:“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盗汗:入睡后不自觉的出汗,醒后即停止。)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很擅长用桑叶止汗,他拟定有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几个药方,都选用桑叶为主药,并称赞桑叶为“收汗之妙品”。

  其他医学文献如《本草撮要》也有:“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当代上海著名中医颜德馨教授,根据《医学入门》中“思虑过度,以致……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来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的记载。治疗一盗汗两年余的60岁老妇,别无所苦,饮食如常,惟觉精神疲惫,用霜桑叶研末,米饮调服9克,早晚各服用1次,结果半月愈,终未复发。该老妇在用桑叶治疗之前,曾始用益气固表,后改滋阴降火等法治疗均无效。原以为久治不愈的"顽疾",仅桑叶一味竟收全功。

  对桑叶止汗,颜老还说:“先师秦伯未先生,亦喜用此味治头面出汗(俗称蒸笼头),确有渊源。”桑叶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止咳、平肝明目。

  治疗感冒咳嗽时常用到桑叶,如治风热感冒的常用方桑菊饮中,用桑叶与菊花、连翘、薄荷、杏仁配伍用。

  对于燥热伤肺,咳嗽咽干之症,可用桑叶与杏仁、麦冬、石膏等配伍,方如清燥救肺汤。

  在用于治疗高血压时,桑叶也是常用之品: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昏目眩,可与菊花、钩藤等配伍;而对于肝肾不足的目视昏花或肢体麻木,可用桑叶与黑芝麻等份,制作成蜜丸,即为成方桑麻丸,该药常服能强筋骨,乌须发,悦颜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头晕耳鸣、肢体麻木有很好的疗效。

  用于明目时,桑叶可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内服治风热目赤涩痛;单用茶叶煎汤外洗,可治风眼泪下;对沙眼目赤目痒,可先将桑叶煎汤去渣,再加入芒硝溶化,乘热熏洗。

  桑叶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象皮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老年更年期综合征烘热汗出,用桑叶研末,空腹米汤送服,疗效颇佳。

  桑叶内服时用量 6-12克,外用洗眼时用量较大,可用至30-120克。

  桑叶中含有芦丁、谢皮素、芸香甙等黄酮类成分,和B- 谷甾醇、莱油甾醇等甾醇类成分,还含有昆虫变态激素、多种酸类、酚类及维生素B1、B2、C,药理研究表明,桑叶有降血糖作用,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还有抗菌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山东 丁兆平)

                                回页首

荆州古城墙有100余种“先秦”植物

  近日,荆州市将保护古城墙野生植物列入“两会”议题。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荆州古城墙,历经了2000多年数十次改建重建的沧桑。如今,清顺治三年依残基改建的古城墙巍峨耸立,其墙体两侧已被茂密植物覆盖,400多种野生植物同古城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世界独有的自然文化景观。

  据湖北农学院信息中心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古城墙上初步确认的400多种野生植物里,有150种植物名称曾出现于《诗经》、《楚辞》、《左传》、《山海经》等历史文献中。大量古老荆楚植物聚集在古城墙,为荆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难得素材。  (康群)

                                回页首

台北成立诗经植物区

  全台湾第一座以诗经中植物为主题的诗经植物区六月六日在台北植物园成立,包括“蓼蓼者莪,匪莪伊蒿”的“莪”与“蒿”,“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等七十种曾在诗经中出现的植物,都可以在园中一览无遗。

  “蓼蓼者莪,菲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名句,但是在诗经中出现的植物,你曾看见过吗?

  为使民众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能对植物进一步认识,经由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植物专家收集七十种诗经植物,藉由台北植物园内的诗经植物区开幕,一览无遗地展示在民众眼前。包括水芹、艾草、车前草、苎麻、卷耳、野鸭椿、桃、萱草、垂柳、木槿、梧桐、黄荆等诗经中的植物种植满园,经由专家解释,民众结合中国文学学习植物知识。   (台湾《民生报》)

                                回页首

春季野菜利养生

  春季野菜利养生春风送暧,万物萌生,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些喜好尝鲜的人们,常三五结伴,挎着菜蓝,手拿剪刀,涉足野外,采摘那些青绿柔嫩的时蔬珍品——野菜。在此介绍几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物价值高,又有补气和调济作用的常见野菜,供选择食用。

  好似灵丹——荠菜 又叫地菜、清明草等。荠菜作为一种野菜珍受人们赞颂。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呤咏,词家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名句。荠莱营养丰富,据化学分析,每千克菜中含蛋白质42.4克,糖类18克,脂肪3.2克,粗纤维11.2克,磷0.58克,钙3.36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钾、锰、镁等元素;它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它的蛋白质含量在叶菜、瓜果类蔬菜中数一数二,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不相上下,维生素C比西红柿还高,无机盐中的钙、铁、锰钾等的含量也都较高。荠菜不但营养价值高,有独特的美味,而且药用作用也好。现代医学实验表明,它有多种医疗功能:能止多种出血,如内伤吐血、产后子宫出血、便血、尿血、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等;能降低血压;能治疗泌尿系统的乳糜尿,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水肿等病;对消化系统可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还可治疗目疾,如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眼等。

  山菜之王——蕨菜 蕨菜,民间也叫皋头菜或如意菜。属凤尾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先开花后生叶。分布于我国境内凡有山林之处的广阔地域里。据植物学家确定,蕨类植物,是二亿多年前在古生代二叠纪就有的植物,足见其历史悠久,所以有人誉蕨菜为古老的山菜王。据陆矶《诗经》注云,周秦时代,蕨是当作祭品用的,而今蕨菜不仅是山里人喜爱吃的山野菜,也是城里人的美味佳蔬。据分析,每100克蕨菜中含水分86克,蛋白质1.6克,胡萝卜素1.68毫克,抗坏血酸35毫克、脂肪0.4克,纤维素1.3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0.4克,钙24毫克,铁0.7毫克,可在人体内产生50千卡的热量。蕨菜制成菜肴,其味鲜美清香,沁人肺腑,风味独特,是席上佳肴。蕨菜不仅营养价值颇高,而且又可以入药,李时珍对蕨菜之评价是:“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补五脏不足”。我国医学认为:蕨菜味甘、微苦、性寒。具清热、利湿、利尿、滑汤、益气、养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热神昏,筋骨疼痛,肠风热毒,小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等。现代研究证明,蕨菜有降压、清火、健胃之作用。

  天然抗生素——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种古籍上早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生佳蔬。它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称五行草。由于它鲜食干食均可,作草当粮都行,而且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因此我国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马齿苋,不仅可以补充身体营养,而且绝无增高胆固醇之忧,实为天然佳蔬良药。马齿苋除可作蔬菜食用外,由于它肥嫩多汁,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消炎,解毒疗疮等功效,因此也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经药理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在夏秋之季,用它治疗的病症有:肠炎、痢疾、尿血、尿道炎、湿疹、皮炎、赤白带下,各种痈肿、疮疖、乳痛、痔疮出血、毒蛇蛟伤以及肺结核等。

  早春佳蔬——薄菜 薄菜为香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另名有蒲笋、蒲草等。它的形状和特征,《咏蒲》诗,描绘声绘色:“离离水上蒲,结水散为珠。间而秋菡萏,出入春凫雏。初萌实雕俎,暮蕊朵椒涂。所悲堂上曲,遂乐黄金躯。”薄菜野生于河旁、塘边及浅水滩上。薄菜被称为“抗金菜”,曾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南宋末年,梁红玉独自在湖边饮啃起薄菜来,居然又嫩、又甜、又脆、又香,随即命部下掘取代粮,终于挫败了金兵。薄菜,在我国的食用历史也很悠久,《诗经》中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周礼》中也有:“加豆之实……”的叙述,意思是说盘中装的蒲菜和肉酱。现在人们食用蒲菜。是取蒲的嫩根茎,剥皮浸泡,次日即可食用。可以炒、炖,可以作馅,也可以炖肉、做汤,荤素皆宜。据营养学分析,蒲菜全草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等。具有散风湿,开心窍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乳痈等症。

  野菜良药——马兰头 春天,马兰头在路边旷野破土而出,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也点缀着我们的餐桌,带来营养与健康。明李时珍曾云:“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南人多把其晒干,为蔬及馒馅。”可见人们食用马兰由来已久。马兰之所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蔬,不光因其可口,而且营养丰富,除蛋白蛋、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多种营养成分含量高于西红柿。每100克马兰中含钙45毫克,磷69毫克,铁6.2毫克,钾513毫克,都超过菠菜,且马兰较菠菜草酸含量低,钙、铁吸收好。此外,维生素A原含量与胡萝卜相等,维生素C含量与柑桔类水果的平均值也相近。 马兰既是佳蔬,又可入药。祖国医学认为,马兰性味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以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淋浊等症。鲜食对喉咙痛、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颇具疗等颇具疗效。用水煎汤可预防上呼吸感染、急性眼结膜炎、口腔炎、牙周炎、乳腺炎和鼻出血、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或青光眼引起的眼球痛等。近年来,用马兰头治疗甲型肝炎和细菌性痢疾也有效果。

  补血佳品——苋菜 苋菜是一种开绿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称“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则以春天所萌发的嫩叶为佳。苋菜生长较快,每当春雨过后,或在房前屋后,或在路旁场边,娇嫩的幼苗便星星点点贴地而生。这时摘其嫩叶入馔,清香嫩滑,食之润口,可谓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馐。苋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有较多的氨基酸等。苋菜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都比较高,红苋菜所含的铁质比菠菜还多。近代医学介绍,苋菜由于含铁及钙质较多,是贫血患者、婴儿手术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别是贫血患者,更适宜较多食用。因苋菜中的铁、钙由于没有草酸的干忧,其利用率较高,没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与再生。苋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可明目除邪、通窍,利大小肠、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肿的功效,可用于治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扁桃体炎、尿路感染,便秘、血吸虫病、丝虫病、甲状腺肿、子宫癌等症,外用可治蜈蚣、蜂蜇伤等。苋菜可以长吃,但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否则易引起日常性皮炎。消化不良、腹满、肠鸣和大便稀薄者要少吃或暂时不吃为好。

  春菜第一美食——韭 韭,又叫韭菜,古称长生韭、超隅草,有人美称它为“春菜第一美食”。在风寒料峭、百蔬萧条的早春,民间早有“黄韭试春盘”之食俗了。韭菜入馔,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作主料,可单炒,也可焯水后凉拌,色绿质嫩。作配料,可与很多动物性原料组配,宜于炒、爆、熘等烹调方法;作调料香味四溢。在面食中,可做包子、水饺、馄饨等面点小吃的馅心。韭菜苔,质地脆嫩,单炒、凉拌或与它组配均可。韭菜花可腌制。韭黄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或做水馅、春卷的馅料。韭菜成为百姓家庭素食的佳蔬,它不仅质嫩味香,而且营养丰富,食疗价值高。它富含百蔬望尘莫及的维生素A原,还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C、纤维素、挥发性油和硫化物等。中医药古籍《本草拾遗》说韭“此物最温而益人”。《本草经集注》道韭“生则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导淤。”故日常适当多吃韭,不仅可治跌打损伤、噎膈反胃、鼾衄吐血、胁肋疼痛等症,且能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医学家推崇为患有阳萎、白带多、多尿、腰痛、腿软等症者的食疗佳品。此外,韭含有大量维生素A原,有润肺、护肤、防治风寒感冒及液盲症之功。富含的挥发油及硫化物,有增食欲、杀菌毒之利。民间食疗方中,常以韭黄炒虾肉食用,治男士性功能减退;或捣鲜韭汁,温开水服冲服,治胃肠炎;或大量吞食成条煮软的韭菜,能防止便秘,治误吞金属异物。但有虚热、消化不良者宜少吃。

                                回页首

荷花史记

  一、荷的起源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糊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二、荷文化的形成--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荷花文化 自公元前11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时代--西周。荷花也在这时期里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通高118厘米,故宫博物管藏)则从美术方面,反映了荷花对时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件工艺珍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荷花花纹概括形象,龙和螭跃跃欲动。可见,荷花被伸化的龙、螭及仙鹤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

  三、荷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花文化 秦汉之前,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劳动人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混战局面。在这个统一大帝国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汉朝是中国农业空前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对荷花的栽培发展发生了重要的作用。汉以前,我国的荷化品种均是单瓣型的红莲。到了魏晋,出现了重瓣荷花。南北朝时期又发展有千瓣(并蒂)荷花。西汉开始,中国的官私营商业迅速发展,丰富了各地区的商品种类,对荷花的传播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产--莲藕均通过这些中心商市进入北方,从根本上扩大了荷花的分布区域,使北方人民进一步认识荷花了解荷花,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艺。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有“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又有“种莲子法”:“八月九日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莲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坚厚,仓卒不能也。”可见,当时南北两岸的中原地区荷花的栽培技术已是相当高超了。我国的医学从秦汉起开始了新的发展。汉朝神农在尝遍百草后,总结出一套治病良方,即《本草经》,又称《神农本草经》,其中就有莲藕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东汉谯县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神医,他在手术前,先给病人饮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觉,刳割腹背后缝合伤口,最后涂敷以藕皮等制成的膏药,四五天后便可愈合。荷花遂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歌舞者衣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是我国广大人民最喜爱的民间传统歌舞之一。

  四、荷文化的兴盛--隋唐至明清时期的荷花文化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饮食文化中,荷花已进一步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名贵补品。同时荷花凭借它的色彩艳丽、风姿绰约进入了私家园林。如长安城外东南隅有秦汉时宜春苑,隋朝建都长安后,更名为芙蓉园;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曲院风荷。尤其是经过贞观之治后,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造的灵感来源。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金银器上,尤其是盘边缘,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整个风格华丽而真实。宋代的染纺业较唐代有更高的发展。著名女画家兼工缂丝的朱克柔创作的荷花缂丝图案,“古淡清雅”、为一时之绝作。明清的木版年画多采用“连(莲)贵子”、“连(莲)年有余(鱼)”等荷花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是南宋画院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还有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

  五、荷文化的光大--近代荷花文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荷花也成为美化人们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贵花卉,被誉为十大名花之一。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多次提倡大力发展荷文化,并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友好的邻邦。1918年,孙中山先生东渡日本,带去了九颗辽东半岛普来店出土的莲子,经过精心培育,古莲子栽植成功。1963年,大贺将一百颗大贺莲种子,送给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1979年4月,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日本,参观鉴真主持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时,森本孝顺长老将中日两国专家培育的唐招提寺莲、孙文莲、中日友谊莲的莲藕捧交给邓颖超副委员长。1980年4月,为庆贺“日本国家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研究所便将繁殖的唐招提寺莲、孙文莲、中日友谊莲的莲藕送往大明寺,安放在紧连鉴真纪念堂的平远楼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荷花的栽培技术也日趋先进完善。先共有阿花品种200余种,分布遍及全国。随着荷花文化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普及发展,以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就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河南许昌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以及广东肇庆市,把荷花作为文化精神的象征。自1987年以来,我国在济南、武汉、北京、合肥、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举办了大规模的荷花展览,这对荷花栽培技术的交流提高,荷花文化的推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明天的荷花将会更加灿灿烂辉煌。

                                回页首

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我国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诗经·卫风》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之句。“谖”即“萱”。萱草合欢,食之忘忧,又称“忘忧草”。相传泰末陈胜起义,曾食黄家少女所煮萱草充饥。后陈胜称草,念黄家活命之情,就以黄花菜名之。缙云黄花菜产量居省内第一,国内第二。据现有资料,在元代即已种植,清康熙年间已成为该县主要土产之一。缙云人民发扬先人种植加工黄花菜的传统技艺,同时不断引进湖南、江苏等地优良品种,黄花有普种全县各乡村,产量与日俱增。缙云黄花菜以蟠龙种为最佳。在1985年全国黄花菜制标会议上鉴定,干花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各省十八个选送样品平均值的23%,除含钙、磷、铁等多种营养元素外,还含有十八种氨基酸。该品种由野生金针培育,较之其他品种更耐瘠土,适应性强,所以易于推广种植。现在已在华东各省和中南、西南、长江以北各处生根、开花、结果。
  (主要产地——缙云)

                                回页首

韭菜

  韭菜(Allium tuberosum),百合科(Liliaceae)葱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 又名韭、起阳草。原产中国,南北山区多有野生,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一种古老蔬菜。古代文献中有关的记载甚多,如《诗经》“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尔雅》“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等。现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形态根系为纤维状须根,播种当年着生在根茎茎盘基部;第2年起着生在根茎茎盘周围及其一侧。根茎呈葫芦状,长在土中,是贮藏养料的器官,其顶端的生长点在播种当年即可发生分蘖。以后随着分蘖的增加,根茎每年向地表不断伸长,新须根的着生部位也不断升高,而原有旧根则不断枯死,出现所谓“跳根”现象(见图韭菜的生长状态)。这使根系得以年年更新。三年生以上的韭苗分蘖数相对减少,但良好的肥水条件可延缓这种趋势,从而使韭菜寿命历久不衰。叶扁平,带状,叶鞘为闭合状,形成假茎。7~8月间抽薹,顶端着生伞形花序。花白色,种子黑色。

  栽培 韭菜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耐霜冻和低温。当气温降到-6~-5℃时,叶仍可不凋萎,根和根茎甚至能耐-40℃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12~24℃,温度过高反使纤维增加,食用品质变劣。但在温室栽培时,由于光照较弱,湿度较大,即使温度升至30℃也不至影响品质。韭菜的叶绿素形成对光照极为敏感:叶鞘在埋土条件下软化变白,称为“韭白”;在弱光覆盖条件下完全变黄,称为“韭黄”。可用种子或分株繁殖,以播种育苗移栽为主。苗高约10~20厘米时定植。丛栽以每丛20~40株为宜,株数过多会影响分蘖。耐肥,施足基肥有利增产。第2~3年后每年可进行多次收割,中国南方除夏季外几乎周年都可采收。每收割一次宜施一次肥,待植株长成后再割。为了获得高产和延长韭菜生产年限,每年早春发芽前宜在地面上覆土5~6厘米,以培养健壮根株。收割时留茬高度也须适当。除露地栽培外,还有囤韭、盖韭及在弱光条件下培养韭黄、韭白等软化产品的栽培方式。

  用途 韭菜一般以叶片、叶鞘供食。但也有专以花茎或肉质化的根供食用的品种。营养成分以胡萝卜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为主,纤维素含量也较丰富,为有利于肠胃消化功能的保健蔬菜。中国医药学认为韭菜可 “安五脏、除胃中热”。    (蒋名川)

                                回页首

南京蒲菜

  相传蒲菜已有三千年历史。南京人管它叫蒿儿菜,实为蒲儿菜。周代民歌集《诗经》的“大雅·韩奕”上说“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对蒲字的注释有“蒲,蒲蓐也”,“深蒲谓蒲蓐,入水深”。它是一种水泽野生的植物,多数长在芦苇塘边,季节性较强,每年四五月上市,是人们最喜爱的蔬菜之一。农民们将植株齐根截取,剪去上部绿叶,将象葱白部分长长的一节用绳或用本身叶子捆在一起。每扎约有500克左右。食时,剥去外面老韧的叶茎,只留中心芽白的嫩部,切成寸段,浸泡在水中。

  蒿儿菜既可凉拌,也可素炒、荤炒,也适宜烧菜,更可做汤,还可做为时令点心的馅心(如烫面饺),味道极好。如今蒿儿菜,已不失为蔬菜之上品,宴席中炒时鲜必不可少,它以独特的鲜嫩脆香受食者青睐。

  南京人传统的蒿儿菜吃法,往往是肉丝炒蒿儿菜、蒿儿菜鸭蛋汤,还有更新、更妙的时鲜佳肴蒲菜拌蚕豆,更令人百吃百厌。

  蒲花拌蚕豆的制作过程,简要叙述如下:先将蒲菜撕去外层,剥至嫩心,切成一寸长段,放清水中洗净。刚上市的嫩蚕豆剥去外壳和内皮成豆瓣,用清水浇沸,分别把蒲菜和蚕豆瓣烫一下,捞出,沥干水分,趁热放入精盐、味精、麻油拌均匀,就可食用。成菜特点:蒲菜鲜嫩,蚕豆犹如翡翠,混杂其间,色香味融为一体,令人叫绝。   (粉笔老旧)

                                回页首

多食萝卜保健康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土酥,温菘,秦菘,我国是萝卜的故乡,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元朝的许有香曾称赞萝卜:“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明朝李时珍说:“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山东自古对萝卜就有很高的评价和高度的认识,特别是对潍坊一带的萝卜,早就流传有“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县的萝卜皮”一说。在民间对萝卜的谚语,如“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可见萝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已是流传甚广了。

  萝卜既可用于制作菜肴,炒、煮、凉拌等俱佳;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用作泡菜,酱菜腌制,如扬州的酱萝卜头、萧山萝卜等,皆为有地方特色的特产。

  萝卜入药始见于南朝梁陶弘景之《名医别录》,其性凉味辛甘,人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痰咳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头痛、小便不利等症。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萝卜含水分91.7%,含丰富的维生素C,含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它维生素,还含有木质素、莱酿脑、胆碱、氧化酶素、甘酶、触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实践证明,萝卜具有防癌、抗癌功能,原因之一是萝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它是保持细胞间质的必需物质,起着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美国及日本医学界报道,萝卜中的维生素A可使已经形成的癌细胞重新转化为正常细胞;原因之二是萝卜含有一种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亚硝胺,可大大减少该物质的致癌作用;原因之三是萝卜中有较多的木质素,能使体内的巨细胞吞吃癌细胞的活力提高二至四倍。萝卜中所含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可促进血红素增加,提高血液浓度。萝卜含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推动大便排出。医务人员发现,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所以常吃、多吃萝卜对人类健康是有相当益处的。

  萝卜的食疗菜两例

  一、杏仁萝卜猪肺汤
    主料:猪肺250克,萝卜20克,杏仁9克。
    调料:盐5克,味精5克,南酒10克,葱姜片少许,胡椒粉少许,香菜少许,清汤1500克,大料花       椒少许。
    
制法:1、先将猪肺、萝卜洗净切成块,杏仁去皮,香菜切成段。大料花椒包好。
       2、取大砂锅一个,将萝卜块放入,在上面放上猪肺,再放上杏仁,放入葱姜片、花椒、         大料包,加入清汤、南酒、盐,上火炖至熟烂时再加入味精,挑去葱姜片、花椒大料         袋,加入少许胡椒粉,撒上香菜段即成。
    功效:补肺止咳,宽胸化痰。

  二、虾皮粉丝萝卜汤
    主料:虾皮8O克,粉丝80克,萝卜200克。   
    调料:盐6克,南酒10克,味精5克,花生油2O克,葱姜丝少许,胡椒粉少许,香菜少许,鸡汤        800克。
    制法:1、先将萝卜洗净切成丝,粉丝加开水烫软至熟,香菜切成段。
       
2、勺内放油烧热后用葱姜丝炝锅,下人虾皮煸炒几下后下入萝卜丝再煸炒数下。加入鸡         汤,下入粉丝,烧开后打去浮沫,再加盐、南酒、味精、胡椒粉,撒上香菜段即成。
    功效:滋养强壮,健胃消食,顺气补钙。

  萝卜的食用禁忌:萝卜种类繁多,生吃以汁多辣味少者为好,平时不爱吃凉性食物者以熟食为宜。萝卜为寒凉蔬菜,阴盛偏寒素质者、脾胃虚寒者等不宜多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等患者忌食萝卜。萝卜严禁与橘子同食,因同时食用易患甲状腺肿大。
  (摘自《知识与生活》)

                                回页首

葫芦

  读忆明珠《随风飘逝的牡丹》,有描写葫芦的,写得引人遐思:“葫芦跟夜来香、晚茶红相仿佛,都在临近黄昏时开花,白色的葫芦花招引来一群‘葫芦哥’(一种白蛾),对着葫芦花嗡嗡地叫……”

  葫芦,别称“蒲芦”,为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夏初开白花。葫芦作为一种蔬菜,和国人可谓渊源久远。《诗经·小雅·瓠叶》“采采瓠叶,采之享之”,程俊英先生译为:“风吹葫芦叶乱翻,采来做菜好佐餐。”这表明古人在食用葫芦的同时,已对这一物象有了美学意义上的认识。

  葫芦作为一道家常菜,确实是别具风味的。首先,葫芦可烧汤:夏日里,黄淮一带人家喜食“面筋汤”。取鲜嫩葫芦,去皮,削薄片,待汤水翻滚,与苋菜同时下锅,烧开,加味精、盐、老抽、香醋、麻油、胡椒粉调和;面筋柔软多汁,葫芦片清香味美,汤味鲜辣,消夏祛暑,清热败火。葫芦还可作菜:一次在乡里吃饭,上来一道菜,主菜是鸡块,配菜晶莹碧绿,入口鲜嫩清爽,浸透鸡汤香气,令人叫绝,原来是葫芦。此外,葫芦肉经风干,白糖腌制,可制作果脯,叫作瓠脯。《晋书·祖逖传》“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座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复何恨!’乃歌曰:‘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可见古人已制作瓠脯以为美食。

  葫芦除食用的外,还有一种亚腰葫芦,主要用于观赏,画家们在田园小景之类的作品里,总要勾抹上几笔。这葫芦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盛蛐蛐。入冬后,蛐蛐迷将其贴肉装在身上,伴着鸣叫,可入酣眠。
  (杨坤)

                                回页首

蔬中一绝话冬笋

  中国以笋入馔,历史悠久。《诗经》与《楚辞》中均有记载。对笋有精辟论述的,应属清代的文学家李渔,他曾在《闲情偶寄》中写道:“有此诸味皆鲜……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

  先人认为,烧笋要么存其本味,要么与猪肥肉相辅相成。民间留传的凉拌冬笋与冬笋烧肉即为证明。过去,人们对冬笋的营养问题颇多偏见,现在分析资料表明,鲜冬笋富含蛋白质、钙、磷、铁,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抗坏血酸,是既美味又营养的理想蔬菜。

  今日,冬笋的吃法更是花样层出不穷,较常见的有雪菜冬笋,冬笋塌库菜。其它如扬州名菜虾子冬笋,浙江名菜烩双冬,还有三丁包子等等都是席上珍品。

                                回页首

植物中的钢铁

  一般人只知道钢铁是最坚硬的一种物质,然而,谁会想起植物中也有同钢铁一样坚硬的东西呢?当着我们称赞一个英雄的时候,用了“钢铁的英雄”这样高尚的词汇,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赞词呀!的确,钢铁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后形成的,它是值得珍视的。但是,我们却不可因此而认为只有钢铁是唯一的最坚硬的东西了。其实,世界上还有比钢铁更坚硬的东西。比如塑料中有的就比钢铁还坚硬。将来尖端科学发展的结果,人们总有一天要大量用塑料来代替钢铁。不过,这是后话,现在暂且不谈它。这里只想谈一谈植物中的钢铁。它具有与钢铁同样的许多优点,而用处还比钢铁更要多些。这是什么东西呢?也许有人猜测,这是说的沙漠里的梭梭树,因为它的树干据说连斧头也砍不断;也许有人猜测是其他的什么树木,因为世上还有一些树木的确坚硬得很,有的还可以做机器的零件。但是,我说的都不是这些,而是指的竹子。

  竹子的用途极广,它那坚韧顽强的特性尤为难得。我们在南方到处可以看到竹子的房屋、竹子的家具、竹子的船只、竹子的车辆、竹子的绳索、竹子的桥梁等等,近几年有些现代化的大建筑也居然用竹子代替了钢筋。至于竹子可以做斗笠、做鞋、做床铺、做纸以至于当柴烧,更不用说了。这一切事实都是千真万确的,丝毫没有可以引起怀疑的地方。同时,我们还从古墓中挖出了竹制的器物,更加证明竹子即便埋在土里几千年也不会腐朽。

  古人把竹子和松树、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称颂它们坚贞不屈的性格。按照普通的理解,这三者之中,松树最为倔强,梅花比较孤傲,竹子却很清高。这三者排列的次序是:松、竹、梅,似乎成了定局。但是,我们现在更有理由把竹子列为岁寒三友中的第一名。这是有充足理由的。除了上面说的以外,竹子还有许多比松树更突出的优点。比如说,竹子不象松树那样爱摆大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只要房前屋后有一点空隙,它都可以安之若素,并且一年到头陪伴你而从不变色。它虚心劲节,坚贞不屈。特别使人感动的是,竹子年年生笋给人吃,供给你坐卧行动的各种工具,粉身碎骨地为人服务。这岂不是以最平凡的姿态出现,而做了最不平凡的事情吗?正因为这样,人们从来对于竹子只有赞美,并无贬抑。

  历来无数的画家都画竹子,无数的诗人都咏竹子。这完全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要引证古来许多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关于竹子的作品,那是举不胜举的。但是,这里应该提到最早赞美竹子的诗文。首先是《诗经·卫风》中的《淇奥篇》,它写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据朱熹等人的注释,猗猗是“美盛之貌”,青青是“坚刚茂密之貌”。这些字眼,都是用来称赞当时在淇水岸旁生长的竹子的。《诗经》中还有其他称赞竹子的诗句, 也不必一一列举了。

  竹子的生长并不限于南方,在北方同样可以生长,如果稍加培植,它将更容易适应北方的气候,生长将更茂盛,这将大大增加我们的工业和建筑业的原材料来源。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回页首

九重葛

  地下的根滋生众多的芽,芽火地一探头,于轻风中摇摇晃晃,翘首微吟,慢慢地长成茎,枝枝蔓蔓,玉茎舒卷阡陌交错,纵横葳蕤。叶展如掌,掌分三片,如满塘满湖的莲叶,铺天盖地的绿。一串花絮扬起紫红色的风情,成为盎然春意中喧闹的一种点缀。且莫问这是何物,在江南,在幕阜山的腹地,这种生命坚强有力的植物,是一片质朴的风景。让我神思,让我魂牵梦萦,它就是我梦中的葛。

  《诗经》云:“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这是最早记载葛的典籍。

 这葛是与我极结缘的植物。记得小时候,采猪食,背着篓子,箍着镰刀,田垅地头沟沟壑壑地寻去。或在田塍边,或在墓地里,或在山头上,或在小溪岸,这葛随意地匍匐着,张开长茎,一大片一大片铺展着,如满地的绿毯。于是,我毫不怜惜,挥刀而上,割倒一小堆,然后一小捆一小捆地扎着装上一背篓。再多,用一根长长的老葛藤紧紧地缚了,寻根柴棒,挑起来就是两个小柴垛。

 其实这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并不着忙回家,回家说不定还有别的活儿等着。偷得空闲寻块茵茵草地,仰天一躺,双手垫脑,双腿横张,眯起眼睛望望蓝蓝的天,看看纯洁的云。爽性小盹,管他行云流水,日出日落;有时也掐紫红的葛花,只一朵一朵的老成不了串,结不成小绣球,无可奈何地撒向草间。失望时就去扑蝴蝶,蝴蝶机灵机灵的,半天也捉不到一份美丽。不如摘草莓,边摘边吃,美美地翕张着馋嘴,甜透心底。

  有时采葛割断嫩茎处,可见乳白的汁,就像母亲的奶液。后来才知道,葛可做粉,那时每年都有青黄不接的日子,村人就扛了锄头上山挖葛根,葛根异常肥硕,灰不溜丢的,外形有点像山药。然后用水浸着,用锤子缓缓地锤,就有了奶白奶白的液体流出来。用木桶盛上这浆水,沉淀下来,就是葛粉。饥荒的岁月,可用它来填饱肚子,算不得美味佳肴。这葛根还可供药用,能发汗,解热,常能派上用场。它的茎皮可制葛麻,织葛布,遮风挡雨,授人温暖,由此看来,古人采葛有三用,一吃二穿三入药。有了葛可免遭饥寒之迫,疾患之忧,这葛全身是宝呵。而如今有谁采之呢?如有葛粉,山珍海味也失色,葛麻服饰更是价值连城。我常思之,有《采葛》诗为证:“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回页首

萱草依旧

  和谷

  我知道,捡不回的是往日的踪迹,却依然徒劳地流连于老庄子的沟畔上。是那一片萱草,远远地招呼我。秋来了,萱草与其它草木一样凋零殆尽了,夏绿臻臻的细长柔韧的叶片变得松松枯黄,直直擎着的是干硬的茎萼,在秋风里嘶嘶作响。我走进萱草丛,捉住几枝洁净颀长的茎干,毫不费力地把它拔了起来。茎干已失去夏日青葱的颜色,那充沛的水分已耗散无几,像毫无表情的枯萎的老人,沉寂而淡漠。我握住它绵软而干涩的躯干,柔湿的叶子,把它捆扎成一束。如果把它置于都市有回归意味的时尚小屋,比蒹葭一类草木干花更如诗如画。

  曾祖父在世的时候,萱草的茎叶是不能撂在地里的,也同样属于秋收的活计之列。茎干被一扎一捆收藏在干燥处,不是纯粹当柴火烧,而是用来引火、点灯、吃烟或作火把照明。它易燃,又耐烧,洁净须溜不扎手。萱草叶片经霜后柔韧光滑,通常用来拧草绳,尤其是柿子棚的挂绳,在绳子间均匀地扎出草环错落有致,可以承负沉甸甸的柿子,从秋后一直挂到来年二月。物质的匮乏,使得物尽其用,作为一种微不足道的资源,一丁点儿也不浪费。萱草在这一片贫瘠的沟畔上,少说也长了数百年,它属于根行植物,一岁一枯荣,永不老死。它的根呈块状,水分充足,连毛细根也嫩嫩地能掐出水来。正是这些善于贮藏生命力的根系 ,年年岁岁托出了黄灿灿的采撷不尽的花。

  萱草花的采撷,最好莫过含苞欲放的时候,饱满的花蕾竞相抽绽,掐摘时有清脆的响声,那声音里有汁液四溢的成分。花蕾炒了吃,或作汤作臊子,其鲜美的口味是不会与其它菜蔬混淆的。最多的做法是蒸了晾干,贮藏到冬里吃火锅用,或到年关拿到城里卖钱。人们俗称它为黄花菜,是一种上乘的素味干货。沟畔上的萱草丛,在开花时节几乎每天可以摘一大笼,错过一天未摘,就黄灿灿地开遍了沟畔,远远地站在塬上也看得见。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自留地在场院边,在地里麦丛中寻找一种叫野葫芦的草果时,看见扎小辫的姑姑挎着荆条编的小笼去采摘萱草。稍会儿就见姑姑摘了满笼萱草从小土路上回来,转眼间进了窑院。后来,姑姑随姑夫去了外省,快20年了。

  我擎着一束萱草干回来,路过小弟待弄的果园。小弟媳妇和小侄女画龙点睛在果园旁的柿树下勾淡柿吃,见我手里的萱草干,问我要它做什么?我一时答不出。拿回城里当摆设,未必这么想;拿到家点火用,也有点牵强。我只是说,曾祖父在世时,专爱采集收藏它,是引火点灯吃烟再好不过的东西。小弟媳妇说,谁现在还稀罕这东西哩!她让我撇了,是想让我腾出手,递过来一捧黄亮亮的淡柿让我吃。柿子快到收获时节了,早熟的柿子蜕尽青绿和涩苦,甜甜地呈显出淡黄色,人叫淡柿。如今的淡柿也比记忆中多了,无人采摘,地上黄黄地落了一片,碎了,烂了,无法捡起来。如今不管树主人是谁,都不会喝斥孩童们勾淡柿吃。就在这当儿,我无意中把手中的萱草干不知扔哪儿去了。

  我进了小弟的果园,看见苹果落了一地,园子边的沟畔上屏障似的红枣树也尽是落果。前些日子下了几场大雨,熟果便浇了。再说果子多了,不值几个钱,我也看淡了。我连连砸嘴,怜惜这满园的果实就这么被废弃了。小弟砍了一部分果树,腾出地来间种麦子,被砍的果树解板当木材了,其余的树股树枝全部扔进地中间的一个土窑窿里。记忆中的树叶,即使小叶树木的叶片也要扫起来捡起来,过冬可以煨炕,可以喂羊,如今却成了废物。雨水充裕,草木茂盛,萱草干也就微不足道了。

  而我还固执地珍爱它,不在乎它物质性的贬值。萱草的名称,老家人是陌生的,它也许源自《诗经》。萱草,美丽依旧。

                                回页首

芍药

  芍药,学名:Paenoia albiflora,英名:Common Peony,别名: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黄紫、粉、红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有单瓣、重瓣之分。花期4月-5月。

  繁栽要点 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科,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山东、安徽及北京地区栽培渐多,品种达18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

  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摄氏度-28摄氏度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摄氏度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回页首

绶草

<科别>兰科

<简介>绶草高度约为30-40 cm,叶子成倒披珍型,约有4-5片。花朵为雌雄同株,总状花序,小花朵呈螺旋状上升。花被为淡粉红色。唇瓣囊状,内有腺毛。约在2-4月开花,果实为蒴果。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有句:“中唐有甓,邛有旨鹝。”鹝,音义,即绶草,也叫十样锦。

                                回页首

《诗经》中的植物什么样

  《诗经》中的植物什么样,不想读《诗经》,总认为它是深奥的古董。但真正翻开它,却分明闻到一股生机勃勃的绿色的芳香——我惊讶于其中那么多蓬蓬勃勃的植物。单《国风》160篇所涉及的植 物竟达百种。古人以植物为依托抒发他们的感情:“采采卷尔,不盈顷筐”、“南有樛木,葛藟系之……”反复吟诵,我不禁沉醉于古人丰富的想象之中。但我很快又悲哀地发现,《诗经》中的植物我大多无法认识,也无从想象。蕨、葑、苓茹、长楚、栩……谁又能确切地告诉我这些植物到底什么样?尽管有后世注家的旁征博引,但大都闪烁其辞,或许他们也同我一般茫然吧。

  《魏风》中有诗云:“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虽然注释中有“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的词条,但对于檀木我依旧茫然。后来才知道,这曾与我们先辈一起生长在华夏沃土上的树木,今天只有从马来半岛和棉兰姥岛上才能找到它的影子了!

  檀木为什么从我们身边消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一种叫麋鹿亦被称作“四不象”的动物。从先人的文章,特别是有关帝王贵族狩猎的传记中都能找到它。然而随着无休止的猎杀,其数量日益减少。幸亏清末一位传教士带了几只回不列颠,才使得它们没从地球上消亡。正因为如此,今天在字典上有关麋鹿的词条下,我们才会看到“原产于我国”的字样。如今,幸存的麋鹿后裔们生活在动物园高高的铁栅栏中。它 们已失去其祖先所拥有的自由。

  我想起稻田卫士——青蛙。宋人辛弃疾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的父辈也曾如诗人一样听过蛙鼓,听过那纯美的自然之音,但今天蛙声却分明稀少起来。倘若你看到闹市上那些被剥了皮的青蛙,看到酒店菜谱上的“××田鸡”,你便会知道青蛙到哪里去了。或许是报复吧,尽管我们一再加大农药用量,可害虫却未曾减少。

  我又想起一则报道:杜甫草堂边上为数不多的几株银杏,这种在古籍中常见的“公孙木”,这种产于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林木,因不堪空气污染逐渐衰竭枯死。

  我不忍再想下去,太多太多的动植物正从我眼前逐渐消失,何止檀木、银杏,何止麋鹿、青蛙。尽管有报道说地球上的物种正以平均每天两种的速度灭绝,尽管已被列入珍稀濒危类,但是仍有人在伐水杉,仍有人偷猎大熊猫、藏羚羊。为了钱,他们已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那许许多多的动植物。

  我不敢再想,不敢再听枪声,不愿再呼吸污浊的空气,看浑浊的河水。倘若有一天我们只有到博物馆去看麻雀标本,只有从古籍和字典中去查找关于松树的词条……

  合上《诗经》,我想,我们还有重返绚烂多彩的动植物世界的那一天么?
—————— 《中国青年报》2000-1-13第7版

                                回页首

风雨敲书窗

《北大史学》第二辑载吴荣增先生文《稷粟辨疑》牞谓稷粟二作物,自汉代以后就误以粟为稷,唐代以后又以黍为稷,元代以后更有人以为稷就是北方的高粱。两千年来,从小学,到农学,到药物学,就这几种农作物打了数不清的笔墨官司。吴先生接着前人断这桩公案,征引了包括《尔雅》《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在内的40来种文献,得出一个与汉儒毫无二致的结论牶“可见稷、粟乃一物而二名。”

  然而这几种作物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在《诗经》时代,它们的区分是很清楚的,粟是粟,黍是黍,稷是稷。禾即粟。孔夫子说“礼失求诸野”,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我的家乡河南杞县系僻野小县,因其地僻故而保存许多三代遗风,所以尽管这两千年间外乡人关于什么是粟什么是稷争论得牛头不对马嘴,可我们这儿还一直保存着先秦时代对粟黍稷的明确区分,粟是粟,黍是黍,稷是稷,毫不含糊。只不过粟不再叫粟,叫谷子,黍和稷后面也加了一个子字,叫做黍子和稷子(汉语由单音化过度到复音化的证据)。谷子、黍子、稷子,在我们那里三尺童子都知道它们不一回事。

  谷子在整个北方,甚至全中国,现在恐怕都无不同的理解。黍子和稷子极其接近,因其产量低,种植范围小,见过它们的人很少,能区分其不同的人更少。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黍子面特粘,一般都用做八月十五中秋节煎粘糕火烧儿;稷子面不粘,一般用做牲畜饲料。二者的种子也有区别,一个圆一些,一个略微带点儿尖儿。至于哪一种圆一些,哪一种尖一些,现在我也说不清了,总之外观上是有分检的。黍子苗和稷子苗,茎叶上都有比谷子苗密得多的白绒毛,跟冬瓜蔓叶上的差不多。成熟了的黍子穗和稷子穗也极其相像,去掉籽粒以后是上好的束笤帚的材料,娶媳嫁女是一定要备办这种材料做成的笤帚的。

  在所有的农作物里,黍稷的视觉形象——特别是抽穗以后,最惹人怜爱。头垂得很低,随风摇摆,瑟瑟作响,似有满腹的心事和忧伤,十足的东方阴柔之美。《诗经·王风·黍离》中那个伤感的人借助黍稷起兴,倾诉内心的悲伤,实在是情景太交融了。“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稷耐盐碱耐旱性极强,其他任何作物生长不了的土地上,它们能生长;主干上的穗子已经成熟了,根部还在旺盛地分着孽。如果听任它们生长,不到霜降,就不老不枯。

  汉代以后为什么粟黍稷大乱呢?据我的理解,汉代以后才出现大学问家,此前的诸子百家都是大思想家。大思想家说话很少征引他人,大学问家则不然,他们自己不说话,专门注解先秦人的话,述而不作。他们怎样注解呢?三年不窥园,十年不下楼,关起门来,桌上摆一桌子书,东抄西抄。这些大学问家,本来多半是贵公子出身,少年时代就五谷不分,成年以后再来个几年不窥园,十几年不下楼,那就真正是“麦苗韭菜分不清”了。再说,园里、楼下肯定也不会种庄稼,即便偶而到楼下到花园溜溜转转,也看不见庄稼什么样,何况这几种作物又那样难以分辨。难分也不能撇下不分,怎么分?抄书一条道。你抄我,我抄你,一个错,个个错,代代错。

  我举个旁证,你看《山海经》那一本本一家家注解,东多少多少里是什么什么山,又东多少多少里是什么什么山,有几十座之多,说得是头头是道,千真万确,如同亲见。现在我们都很清楚,中原往东,山在哪儿?莫说山(而且还是几十座山),真是连个小土堆儿都没有,全是海拔一百来米的大平原,直到东海,哪有什么山?连山的影儿也没有。还有二十四史,尤其是本纪里,隔不几页你就会读到某年月日于某地见了凤凰,某年月日于某地见了麒麟。有的说得更玄,是于某年月日某大殿的东墙根或西墙角见了凤凰或麒麟。以现在的眼光打量一下,他们见什么麒麟凤凰,他们见鬼了!

  段玉裁和王念孙认为,元代以来学者提出的稷即高粱之说“至为精卓”。我敢说这二老根本没见过稷子是什么模样,与《山海经》的注解是同一个路子。吴荣增先生引用了40部书,竟得出稷粟是同一种作物的结论,可见其研究亦是见凤凰见麒麟、东若干里有某山之类。学问和真相有时是两回事,占有大量资料是学问,而真相却可能藏在“田野考察”之中。(2000-12-01 09:56:08)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