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
 

台湾研读诗经人数增加
温情母亲节——母亲之花
《诗经》与两性生活
《诗经》中的食物
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
世界农学生物学科技发展史


台湾研读诗经人数增加

  2000年2月29日 11:04 光明日报

  在台湾,近些年来读诗经的人数不断在增多,报名参加读经班的人越来越踊跃,研读诗经在社会上逐渐形成风气。

  过去在台湾,研读诗经者以在大专院校中文系研究学习者居多,一般人较少涉猎。但是在近些年,社会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研读诗经者也有向普通民众和在校学童发展的趋势,因此台湾各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研读诗经的团体或读经班。像在台湾较有影响的华山讲堂、兴儒文教会、台北市读经协会、台北市孔庙读经会、磺溪书院等团体,在其所读的经籍中都把诗经包括在内。

  受此风气影响,甚至连台北市植物园也专门辟有“诗经植物区”,植物园里的植物解说也引用诗经来作注解。在该园的一些出版物如“台北植物园自然教育解说手册”里,还专门收有“古老诗歌里的花草树木--诗经植物”等文章,专门向大众介绍诗经与植物的关系。

  与社会上喜爱诗经的风气互动,台湾各界近些年对诗经的研究也比较热闹。研究诗经的论着越来越多,而且参与研究的人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涉及的内容广泛,资料搜集认真,研究也渐趋精细,诗经学已成为一门各方面人士参与研究学习的综合学科。(大海)

                                回页首

温情母亲节——母亲之花

  母亲是伟大的!世界上有个母亲节,那就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母亲节是怎样来的呢?那就是在公元1907年5月,美国有位安娜贾伦斯女士,她在母亲逝世的追悼会上献上一束康乃馨花。后来,她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选定一天来怀念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她请来亲戚、朋友,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赞同。接着安娜的故乡费城在1908年5月10日举行了“母亲日”。她继续呼吁,写了几千封信给国家议员、州长和各地有影响的人士。她的努力产生了效用。国会提议,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法定的假日,为所有的母亲举行庆祝活动。1909年5月9日,威尔逊总统正式签署,把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们都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母亲节”的活动。

  母亲之花——康乃馨

  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秀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色彩绚丽娇艳,更有那诱人的浓郁香气,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这就是在母亲节赠给母亲的鲜花——康乃馨。1934年的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江苏 包尚理)

                                回页首

《诗经》与两性生活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曾经过孔子的删订。全书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风”的十五国风,主要收集了各地的民歌民谣,诗中颇多“男女相悦”之词,涉及到爱情与两性生活的诗篇占了相当的比重。此外在《小雅》中,亦有个别篇章描写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生育所抱的态度。

  《诗经》首篇《关睢》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意思是说,漂亮贤淑的年轻小姐,恰是品学兼优的小伙子所追求的理想配偶,郎才女貌,这正反映了古代一种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标有梅》一诗里,反映了大龄姑娘急于出嫁的愿望。诗中写道“标有梅,其实七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暮春时节,梅子逐渐黄熟掉落,树上只有七成果实,大姑娘感到时不我待,便催情郎赶快选择吉日良辰前来迎娶她。诗的第二章又写道:“标有梅,其实三分,求我庶士,迫其今兮。”梅树上的果实七成已经掉落,树上仅剩下三成果实,大姑娘更加感到岁月不饶人,心情十分焦虑,于是吉日良辰也不必选择了,只要求情郎今天马上就来娶她。

  在《小雅·斯干》一诗中,曾对妇女怀孕分娩作过这样的描写:“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即孕妇在睡梦中常梦见大狗熊之类这是生男孩的预兆;而孕妇常梦见蛇类,则是生女孩的预兆。尽管这种看法并无科学根据,却对后世影响很大。诗中还反映了一种重男轻女的观点,如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生下男婴,则睡高床,穿华美衣服,可玩弄美玉;生下女婴,则睡地铺,穿粗布衣服,只能玩瓦器。故后世常用“弄璋”来指代男婴,以“弄瓦”来指代女婴。此种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一直影响了中国好几千年。      (周一谋)

                                回页首

《诗经》中的食物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风俗、习惯、民情、很有价值。饮食方面,当时已达到很高水平,而且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熟食的国家。《诗经 》产生的历史时代——周朝前后,有关饮食的诗篇很多。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烹饪鱼肉,酿制美酒的技术。

  请看“肴”字,(肴,音yao),《诗经·小雅·正月》:“彼有旨酒,又有嘉肴 ”,旨酒是美味的酒,“肴”是用鱼肉做的荤菜,嘉肴便是精美的菜。至今还称菜肴,“有酒无肴,索然无味”。

  伏羲氏结网(发明鱼网),古人就知道向大自然获得食物了。《诗经·邶风·新 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鱼易消化,捕捞比在深山野岭打猎容易、安全得多,因此,古人还在《诗经》中以《鱼丽》为篇名。(见《小雅》)在诗中反复称道统治者有很多可供享用的鲜鱼美酒。鱼、肉并称,而且地位重要。

  《诗经》中多处出现“炙”字,“炙”便是烤肉,至今流行的成语,还有“脍炙人口”的用法。燧人氏发明了用火,古人便用来烤肉食。《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毛传》:“坑火曰炙”。“炙”,同时也是是名词,即指烤肉。“燔”,是指将肉放在火里烧熟,与“炙”的方法不同,“燔与火相着,炙与火相离”,这说明了自周朝至今,烤肉的方法相似,今天,烧烤是用铁叉将肉叉起,放在火炭上转动,不久即熟,肉与炭有一些距离,因为放得太近,便会烧焦。广州宴席上的拼盘,便是烧鹅、叉烧、乳猪等拼成的。酒家饭店,烧腊也成为 一个部门,可见重要。

                                回页首

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一、天然药物知识的积累

  人类对药物的认识、选择和应用,是从天然药开始的。夏、商、西周三代已在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的认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遗址中曾出土有30多种植物种仁,其中可作药用的有桃仁、杏仁、郁李仁等。在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杵臼、杵身和臼内存留有浓厚的朱砂痕迹,当为粉碎、研磨宋砂等矿物的器具。

  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不但记载许多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有不少直接是记述药用的卜辞。如禾、粟、麦、秜、稌、菽、麻、葑、黍、马、牛、羊、豕、犬、鸡、玉、石等。殷墟卜辞反映的药物知识,仅仅局限于巫医用药情况,还不能反映当时药用知识的全貌。

  周人比起殷人来更重视农业,而以植物药为主体的中国传统药物学其形成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诗经·七月》中记载可入药用的(远志)、郁(郁李)、桑、蚕、蘩(白蒿)、萑苇(芦苇)、蜩(知了)、(野葡萄)、葵、菽、谷、枣、稻、瓜、壶(葫芦)、苴(麻子)、荼(苦莱)、樗、黍、麻、麦、稷、茅、韭等。《诗经》载有三百种可入药的动、植物和矿物,由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多,周人到周原定居前后,已掌握制饴技术,留下了诗句。

  药物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用药实践的发展,带来了药物理论的升华。《周礼》中提出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理论。五味是醯(味酸),酒(味苦),饴、蜜(味甘),姜(味辛),盐(味咸);五谷是麻、黍、稷、麦、豆;五药并非指五种具体药物,而是草木虫石谷五类药物,关于药物分类的思想已显出端倪。五行学说与药学的结合,药学与预防、药疗、良治实践的结合,是《周礼》所载药学知识、经验与理论的两个显著的特点。

  二、酒的发明和药用

  (一)酒的发明

  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我国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如《战国策》:“帝女令仪狄造酒,进之于禹。”据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许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藁城县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之酵母,在地下三千年后,出土时还有发酵作用,汉代班固在《白虎通·考点》中亦有芳香的药酒意思的解释。罗山蟒张乡天湖商代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酒,它装在一件青铜所制的容器内,密封良好。至今还能测出成份,证明每一百毫升酒内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醋,并有果香气味,说明这是一种浓郁型香酒,与甲骨文所记载的相吻合。

  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管职。

  (二)酒的药用

  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大量用之)。酒的发明和应用,促使用药范围不断扩大。酒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去寒气、制药剂、消毒杀菌的功效。《黄帝内经》指出古人作“汤液醪醴”,其医疗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古代医生治病时常借助于酒力,使药物取效。“酒为百药之长”即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再从古“医”字也可以看出古代医和酒的关系,医,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医治病工也……从酉”。“医,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又说:“酉,八月黍成,可以酎酒。”在商代至周初文字凡是“飨酒”之酒都“酉”,甲骨文酉表示以罐储粮,发酵成酒,形似酒坛,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真实的历史文化。从“医”字的结构可以看出“医”字用病声和酒二者会意组成,说明古代医疗与酒关系甚密,体现了酒在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汤液的创制及意义

  汤液即汤剂,是伊尹创制发明的。伊尹原是汤王的厨师,后被起用为宰相。《史记·殷本纪》:“伊尹以滋味说汤”《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伊尹既精烹调,又通医学。根据烹调饮食的经验以提高配制汤液的方法是很可能的。

  汤液的创制发明,绝非是伊尹一个人,或非一个时期。汤液的发明,是无数先民通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从采药用药与烹调中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汤液的发明,是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次跃进,标志着方剂的诞生,是医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

                                回页首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

  夏以前、夏、商、西周(--公元前771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许多农作物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培植选育而成的。我国至少在六、七千年前已经种植粟和蔬菜。四千七百年前已有了粳稻、籼稻等不同品种,而且当时可能已应用了中耕、施肥和人工灌溉等技术。商代甲骨文中有黍、稷(谷子的一种,谷子粘的叫黍,不粘的叫稷)、菽(豆类)、麦、稻、禾等多种农作物的名称。西周的《诗经·大雅·生民》中有种植大豆的记载。西方到十九世纪才开始种植大豆。
  五、六千年前我国已有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羊、鸡、犬等家畜和家禽,当时的养猪技术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养蚕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四千多年前我国已经养蚕。商代蚕桑业已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的蚕种和养蚕技术于二世纪传入日本,六世纪传入欧洲。
  商代已经使用牛耕田,牛耕的发明是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但是由于当时奴隶主大量役使奴隶耕田,牛耕得不到推广。
  商代畜牧业已较发达,周代已设有专职官员管理马政,已把马按不同用途分为几种,还有了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的记载,并已发明了马的去势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去势技术的国家。
  周代我国劳动人民已掌握利用微生物和酶加工食品的技术。当时已能用淀粉糖化的方法来制造饴糖,也掌握了制曲酿酒的技术,这是世界酿酒史上的重要发明,另外还掌握了制醋和酱的方法。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诗经》中共有二百多种动植物的名称,并有动植物形态、习性、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的记载,说明西周至春秋间我国人民已有较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战国时成书的《管子·地员》根据实地考察,论述了地势高下、水泉深浅和十八种不同土壤所适宜生长的植物,指出植物的生长与土地的密切关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地植物学著作。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变法,推行耕战政策,为发展农业生产推广了畜耕,使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记载推算,秦国推广畜耕后每个农业劳动力耕作的亩数约为其他各国的1.9倍。战国时期,深耕细作、积肥施肥的传统已初步奠定。
  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开始系统化和理论化,出现了农家学派和《神农》、《野老》等农书。《吕氏春秋》中的《任地》、《辨土》、《审时》等篇保存了秦农学的片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专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能根据牛马的外形来判断牛马的生理机能特点和生产技能,并根据它来选留种畜。这种鉴别技术的发展对于家畜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西汉时成书的《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等篇载有一千多种动植物的名称和约六百多种动植物的形,并且对动植物作了初步的分类。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帛书《相马经》,西汉时曾有《相六畜经》三十八卷,这些都表明西汉时家畜外形学已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东汉时还曾铸造了作为鉴别良马标准的铜马模型。欧洲到十八世纪才出现家畜外形学的著作和类似的铜马模型。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置牧马苑大规模养马,并从西域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等地输入良种马,通过杂交来改良品种。汉代养羊业也有较大发展。
  公元前89年,汉武帝刘彻任命赵过(生卒年代不详)为搜都尉(主管农业的官吏)。赵过在汉武帝的离宫内经过对比试验,推广了“代田法”,增加了亩产量。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后期泛胜之(生卒年代不详)所著的《泛胜之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农书。它总结了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的原则和许多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关于区田法、溲(sou,动物粪溺)种法、穗选法、嫁接法、调节稻田水温法以及复种、轮作、间作和混作的记载在我国都是最早的,书中还特别注意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泛胜之书》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西汉末年我国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池塘养鱼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汉时的《陶朱公养鱼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着。
  四川彭水县东汉墓出土的陶田模型表明,当时四川地区劳动人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已经大量开山造田。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蝗虫灾害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较先进的灭蝗技术。据记载,公元2年西汉时即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工灭蝗工作。东汉王充(公元27年-?)的《论衡》中载有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开沟陷杀跳蝻的灭蝗方法。
  公元166年左右,东汉进步政论家崔寔(shi,?-约公元170年)的《四民月令》记载了十二个月的农事活动,这是我国最早的农家历,其中关于稻秧移栽、果树埋植繁殖法等的记载都是最早的。崔寔还记载了大麻在雌株开花前拔去雄株,雌株即不能结实的事实,第一次说明植物性别与繁育的关系。我国人民很早就种植甘蔗并以蔗汁制糖。战国时的《楚辞·招魂》和东汉杨孚的《异物志》都有相关记载。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公元304年,西晋嵇含(公元263-306年)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华南地区八十种植物,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植物志。该书中有劳动人民利用一种蚂蚁消灭柑橘害虫的生物防治记载,西方到十九世纪才有类似的记载。
  晋代戴凯之(生卒年代不详)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专谱,记述了竹的性状和七十多个竹的品种。
  公元533-544年左右,北魏贾思勰(生卒年代不详)着《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和记载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经验,内容包括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养鱼,养蚕,农副产品加工等许多技术。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农民抗旱保墒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旱作地区耕作理论。书中所记述的绿肥轮作制是我国古代农民的重要创造,欧洲到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才开始推行绿肥轮作制。书中总结了群众的育种经验,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品种分类标准和一套初步但较完整的选种和种子繁育制度,并已初步地认识到选择在品种形成中的作用。书中还相当细致地总结了一套较成熟的果树嫁接技术。《齐民要术》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生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强调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张,批判了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观点。《齐民要术》卷8中还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微生物方面的重要成就。在制酱法中明确地指出了“黄衣”(即黄曲霉孢子)的作用,这是微生物学史上的重要发现;在制曲中利用曲的滤液进行酿造的记载,表明对酶的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西方到公元1897年德国人布希纳(Eduard Buchner)才发现酵母菌滤液的发酵作用。

  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茶起源于我国南方。西汉中叶王褒的《僮约》中即已有“烹茶”的记载。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着,记述了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制和烹饮的方法等。我国的茶树和种茶技术于十九世纪初传入日本,十九世纪传入欧洲。
  公元863年,唐代段成式(生卒年代不详)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其中有关于动物逃避敌害的实例。
  公元907年左右,唐末五代间韩鄂(生卒年代不详)着的《四时纂要》是一部农家历,按月叙述农家活动,对大田和园艺技术有较详细的记载。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运用草药、针灸等方法治疗畜禽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唐代的《司牧安骥集》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医治马病的专着,对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系统的论述。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

  公元1059年,北宋蔡襄(公元1012一1067年)在《荔枝谱》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农民栽培荔枝的经验,记载了三十二个荔枝品种以及荔枝的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和贮藏的方法等。这是世界上果树栽培学的最早的名著。
  公元1090年出版的北宋秦观(公元1049一1100年)所著的《蚕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养蚕和缫(sao)丝的专着,记述了蚕的生活特性、饲养管理方法、缫丝的技术和工具等,很有实用价值。
  公元1104年,北宋刘蒙(生卒年代不详)在《菊谱》中指出变异可以形成生物的新品种,并记有三十五个菊花品种。他说:“花大者为甘菊,花小而苦者为野菊。若种园蔬肥沃之处,复同一体,是小可变而为甘也,如是则单叶变而为千叶,亦有之矣。”
  公元1116年,北宋寇宗奭(shi)(生卒年代不详)的《本草衍义》卷20中载有:“生大豆,……又可硊(wei,磨)为腐。”在此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分离和凝固植物蛋白以制造豆腐。
  
公元1149年,南宋陈敷(fu)(公元1076一1156年)的《农书》详细总结了我国南方农民种植水稻以及养蚕、栽桑、养牛等生产技术的丰富经验,并且指出通过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可使地力“常新壮”。
  至迟成书于公元1154年的南宋王灼(zhuo) (生卒年代不详)的《糖霜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种植甘蔗和制糖的专着,记述了种蔗方法、制糖器具和制造糖霜(可能是冰糖)的方法等。
  公元l178年,南宋韩彦直(生卒年代不详)着的《橘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学专着,书中记载了二十六个柑橘品种以及柑橘的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和加工方法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公元1273年出版的《农桑辑要》是元朝政府编辑的农业和牧业生产技术书籍,它总结了《齐民要术》以后七百多年农牧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对当时农牧业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元1313年,元代王祯(生卒年代不详)着的《农书》记载了许多耕作技术以及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栽桑养蚕等农业生产经验,是我国古代重要农书之一。
  公元1314年,元代鲁明善(生卒年代不详)着《农桑撮要》(亦称《农桑衣食撮要》),他根据淮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按十二个月叙述农事,记载了农作物、蔬菜、果木的栽培以及畜牧、桑蚕、养蜂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前1368年--公元1840年)

  公元1376年,明代俞宗本(一称俞贞木,生卒年代不详)托名郭橐(tuo)驼着的《种树书》汇集了唐宋一些著作的内容,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栽培豆、麦、蔬菜等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果树栽培中进行人工选择的经验,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公元1406年,明代朱橚(su)(?-公元1425年)的《救荒本草》收集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保存了古代劳动人民食用野生植物的宝贵经验,是一部较有价值的植物学著作。
  公元1547年左右,明代马一龙(?-公元1571年)着的《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并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来分析说明耕作技术的原理,提出“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力足以胜天”的观点,这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公元十六世纪,明代黄省曾(生卒年代不详)的《养鱼经》记述了淡水鱼的品种及其养殖方法,是现存最早的淡水养鱼专着。
  公元1596年出版的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的《本草纲目》中,对植物的分类采用了比较系统、明晰的“析族区类”的分类方法,与现代植物学的分类方法基本相同,比西方植物分类学的创始人林耐(Carl von Linne)的分类早一百三十多年。李时珍对动物的分类基本上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顺序排列,包含了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公元1596年,明代屠本畯(jun)(生卒年代不详)的《闽中海错疏》是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着,记载了福建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公元1608年,明代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生卒年代均不详)合着的《元亨疗马集》是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公元十七世纪初,明代耿荫楼(?-公元1638年)的《国脉民天》记载了区田、亲田、养种、晒种、蓄粪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书中关于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来培育良种的经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公元1637年,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甘嗜》记载了甘蔗的栽培技术以及制糖设备和工艺过程,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其中关于用石灰澄清法处理蔗汁的工艺,至今仍为世界公认的最经济的方法。
  公元1639年出版的明代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的《农政全书》,包括农事、水利、农具、树艺、蚕桑、畜牧和荒政等共十二个门类,辑录了古代农书的许多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解,是内容丰富的农业科学巨著。徐光启《农政全书》卷44中所载的《除蝗疏》是我国最早的治蝗专着,系统地记载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和扑杀方法等。
  明末涟川沈氏(名字及生卒年代不详)着《沈氏农书》,公元1658年清代张履祥(公元1611-1674年)加以校订并着《补农书》。二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南方农民种植水稻的丰富经验,其中还有小麦移栽的记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末清初,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公元1688年,清代陈淏(hao)子(约公元1612-?)着的《花镜》记载了三百多种花木果树的品种和栽培方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园艺专着。陈子总结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斗争的经验,指出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植物的特性,强调“人力可以夺天功”(卷2)的思想。
  公元1776年,清代齐倬(zhuo)(生卒年代不详)为杨屾(shen)的《修齐直指》所作的注中,记载了陕西农民以小麦、谷子和蔬菜等套种,达到一年三收或二年十三收的方法。这些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农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性。
  清代吴其浚(公元1789-1847年)着有《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其中收载植物一千七百一十四种,分谷类、蔬菜、山草、隰草等十二类,记述了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产地和用途,并附有插图,还考订了古今名称的异同,力求名实相符。这是我国古代具有相当科学水平的重要的植物学专着。

                                回页首

世界农学生物学科技发展史

  公元前600年以前 传说公元前2800年前,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先对内脏作解剖处理。据《大戴礼记·夏小正》,中国夏朝已有关于动物习性的记载。据河南安阳殷墓出土的蚕绢,表明在公元前1200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已经驯养家蚕,利用蚕丝织成丝绢。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周朝《诗经》上记有植物名称一百余种,动物名称二百多种。据《周礼》,中国周朝时,已把生物分为动、植物二大类,并将动植物各分为五类。公元前640年,古希腊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生命来源于水,并依赖于水。公元前七至六世纪,古希腊人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生命起源于泥泽之说。

  公元前600-1年 公元前六世纪,进行人体解剖,指出脑是思想和感觉器官(古希腊 阿尔克梅翁)。 公元前五世纪,医学力图摆脱迷信,重视自然疗法。古希腊人柯斯的希波克拉底研究了病危时的情态,提出四体液说。公元前五世纪,提出四元素理论(火、气、水、土),认为它们的结合和分离是爱和憎所引起。发现了耳蜗。指出皮肤可进行呼吸。首次提出血液流出流进说,并认为心脏是中心(古希腊 恩培多克勒)。 公元前384-前322年,提出“隐得来希”的生机论。发表《动物自然史》、《动物结构学》、《动物发生学》、《论灵魂》等书。记载了五百多种动物(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约372年,发表《植物志》、《植物起源》等书,标志植物学的创始。提出理性位于脑的观念(古希腊 锹奥弗拉斯图)。 据《山海经》,中国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战国时代,已有近百种药物的记载。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战国时代的《扁鹊难经》有人体解剖、人体生理、病理、疗法等记载,还提及气血循环的理论。公元前四世纪,中国战国时代的《内经》已有气血循环等生理现象的记载和尸体解剖的知识。公元前258-前257年,从事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最早的研究(古希腊埃拉西斯特拉托)。公元前三世纪,进行人体解剖,改良解剖技术与用语(古希腊 希罗费罗)。 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尔雅》注释了诗经中的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公元前二世纪,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相对立,将原子论应用于医学(罗马 阿斯克勒必阿德)。 公元前一世纪,前汉后期的《汜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古代旱地农业耕作知识和多种农作物的丰产技术(中国 汜胜之)。

  1-400年 25至220年,中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365种药物。一世纪,《药剂学》五卷问世。该书集古希腊人药物和应用植物学之大成(古希腊 底奥斯柯里德)。二世纪西汉时,指出大麻有雌雄的区别(中国 崔实)。二世纪,医学家盖仑在解剖、生理、胚胎、病理、医疗、药物等领域均有新发现,著述也很多(罗马 盖仑)。三世纪初,汉末华佗发明麻醉剂麻沸散,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外科手术(中国 华佗)。 四世纪,著作医学百科辞典七十卷,与宗教迷信进行了斗争(古希腊 奥勒巴西奥斯)。 晋代的《竹谱》是最早的植物专谱(中国戴凯之)。 304年,晋代的《南方草木状》中,分草、木、果、竹四章,列举华南植物79种,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书中并有生物防治的记载(中国 嵇含)。

  401-1000年 五、六世纪,后魏时的《水经注》内有鱼化石的记载(中国 郦道元)。六世纪,六朝的《本草经集注》中,记有七百二十多种药物的特性(中国 陶弘景)。六世纪,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提到豆科植物肥四田的事实─即根瘤菌的作用(中国 贾思勰)。据传七、八世纪,中国唐朝托名郭橐驼着《种树书》中,记有很多嫁接的方法 七世纪,唐朝《千金方》中记有脚气病的症状和疗法,以及用龟甲治软骨病,用羊猪肝煮汁治夜盲症等药方(中国 孙电邈)。八世纪,唐朝《本草拾遗》中记载有很多药物知识(中国 陈藏器)。八世纪,研究了羊、马、骆驼、野生动物和人体的生物学特性(阿拉伯 阿尔·阿斯密)。九世纪,根据希腊和印度的知识写成《医学大百科辞典》,被认为是医疗化学的先驱(阿拉伯 阿尔·拉兹)。九到十世纪,唐朝《酉阳杂俎》中已有涉及动物逃避敌害的方法(中国 段成式)。十世纪,宋朝的《铜人针灸经》中,认为从夏商起就有针灸疗法(中国王维德)。十世纪,宋朝的《菊谱》中指出,变异可形成生物的新类型,并记有35个菊花品种(中国 刘蒙)。十世纪,《医学经典》一书对以后六个世纪影响很深(阿拉伯 伊本·西拿)。

  1001-1500年 十一世纪,发表《眼科医学宝典》三卷,载有眼的解剖等内容(阿拉伯 阿里·伊本·爱萨)。 1078─1085年,宋朝的《埤雅》中,对265种动植物作了解释(中国 陆佃)。 1163年,中国宋朝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十三世纪,宋朝发表《洗冤录》,内容是尸体检验的各种方法,是一部较早的法医著作(中国 宋慈)。 1270年,宋代的《尔雅翼》中,有生物界生存竞争的记载(中国 罗顾)。中国宋代的《农桑辑要》中,已有人工选择的方法和事例。十三世纪,元朝的《农书》中,提出生物适于生长的地区因种类、本性不同而异的学说(中国 王桢)。 1406年,明代的《救荒本草》中,对许多种植物作了简要说明,并画出了414种植物的图(中国 朱橚)。明朝刊行的《国脉民天》中,提及人工选择的原理(中国 耿荫楼)。 1493年,意大利人达·芬奇模仿鸟的结构,首次设计各种飞行器。十五世纪末,绘制了一些比较详细的人体解剖图(意大利达·芬奇)。

  1501-1600年 1543年,比利时人韦萨利的《人体机构》一书,批判了盖仑的解剖学。1555年,首次将鸟类骨骼和人体骨骼作了比较,由此开创比较解剖学(法国 贝朗)。 1596年,明代《本草纲目》出版,书中记有药物1892种,附图1126幅,是科学上的重要典籍(中国 李时珍)。 1596年,明代《闽中海错疏》中有海中无脊椎动物的记载(中国 屠本畯)。

  1601-1650年 十七世纪,明朝《农政全书》中,指出植物应天时而种植的重要性(中国 徐光启)。 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发现血液循环(英国 哈维)。

  1651-1700年 清朝康熙年间出版《康熙几暇格物论》,内有早已灭绝的古代毛象的记载(中国 爱新觉罗·玄烨)。 1660─1678年,研究燃烧和呼吸对于空气的影响(英国 波义耳)。 1665年,制成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首次提出细胞的概念(英国 胡克)。 1675─1683年,用显微镜首次发现了轮虫、滴虫和细菌(荷兰 列文虎克)。 1688年,清朝的《花镜》中指出植物随气温而变异,并记有植物嫁接法(中国 陈淏)。 1694年,在欧洲第一次证实植物是有性别的(德国 卡默拉留斯)。

  1701-1750年 1713年,开展了胃液消化作用的研究(法国 罗默)。 1727年,出版《植物静力学》,1733年出版《动物静力学》,将力学实验法导入生理学(英国 哈尔斯)。 1742年,中国清代出版《授时通考》,是有关农业、园艺及工业的重要著作,内有栽培植物的考证。 1742年,清代《巨田编》,有人工选择的记载(中国 帅念祖)。

  1751-1800年 1753年,提出植物碳素营养的概念(俄国 罗蒙诺索夫)。1753年,发表《自然系统》,确定双名命名法(瑞典 林奈)。1757-1766年,出版《人体生理学概要》,奠立近代生理学,提出应激性学说(瑞士 冯·哈勒)。 1759年,出版《发生的理论》,创立胚胎发育的后成学说(俄籍德国人 沃尔弗)。 1765年,否定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说。并在1768年,首次以蝾螈为材料,进行了动物的再生实验(意大利斯巴兰让尼)。 1771年,首次观察到老鼠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钟罩内可延长生命,发现植物呼出氧气的现象(英国 普利斯特利)。 1775年,发表《人类的先天差异》,建立人类学(德国 布鲁门巴哈)。 1775年,根据头颅、面形,分人类为五大类型,开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德国 布鲁门巴哈)。 1779年,发表(1773年发现)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日光下才能净化空气(荷兰 英根·浩斯)。 1780年,发明切片机,提供了显微观察生物组织的技术条件(美国 埃·亚当斯等)。 1782年,确定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交换现象及其作用(瑞士辛尼比涅)。 1784年,发现人类中腭骨,证明人在生物学上属于哺乳动物(德国 歌德)。 1787-1838年,进行了植物体有机物代谢和运转的研究(英国 奈特)。 1790年,描述了植物器官的变态现象(德国 歌德)。 十八世纪末,创立组织学(体素学)(法国 毕夏)。

  1801-1850年 1801-1805年,发表《比较解剖学》讲义(法国 居维叶)。1749-1804年,发表《自然史》共44卷,提出物种是变化的观点,并注意到器官退化等现象(法国 布丰)。 1804年,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碳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推翻过去认为来自土壤的看法;从纯水长大的植物证明植物中的无机物是来自土壤(法国 尼.索修尔)。 1809年,《动物哲学》一书发表,提出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物不变论进行不调和的斗争(法国 拉马克)。 1819年,发表《自然分类学基本原理》一书,提出在生物学中采用自然分类法(瑞士 德.堪多)。 1828年,发表《动物的发言》一书,创立著名的“冯.贝尔法则”,提出胚层学说(俄籍德国人 冯.贝尔)。 1830年,清代发表《医林改错》,在观察尸体的基础上,对古代的人体解剖图作了更正(中国 王清任)。《动物哲学的原则》出版,认为外界环境的变异直接影响动物器官的变异(法国 圣提雷尔)。 1831年,首次发现细胞核(英国 罗.布朗)。1831-1836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军舰作环球考察旅行,对他后来建立生物进化论有很大意义(英国 查.达尔文)。 1833年,发表《人体生理学》,系统地总结与叙述了当时人体生理学的成就,并对神经和感官的功能提出了“特殊能量学说”(德国 约.缪勒)。 1835-1839年,记载了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德国 冯.摩尔)。 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即植物、动物均有细胞组成的细胞理论(德国 施莱登、许旺)。 1840年,提出表征头型特征的指数,并对各种头型进行命名(瑞典 辣齐乌斯)。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按实物绘图,为我国十九世纪主要的植物著作(中国 吴其浚)。 1841年,发现农作物中碳、氢、氧、氮含量总大于肥料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而豆科植物含氮更大于肥料;而作物中无机盐含量总小于肥料中含量,从而认识到作物和肥料之间的一定关系(法国 鲍辛高儿特)。 1850-1855年,发现肝脏有合成肝糖的功能,并分离出肝糖(法国 贝尔纳)。

  1851-1900年 1855年,结合症状观察病人的肾上腺皮质,开始了临床内分泌学的研究(英国 阿迪生)。认识到除豆科植物外,所有植物需要的肥料中应含氮,从而发现了自然界氮的循环。化肥已获广泛应用(英国 劳维斯)。 1857年,在德国杜赛尔道夫附近发现古人尼安德脱人的化石(德国 富洛特)。 证明乳酸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法国 巴斯德)。 1858年,创立细胞病理学理论(德国魏尔啸)。 分别提出“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物种进化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实现的(英国 查.达尔文、华莱士)。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奠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该书“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意义”,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英国查.达尔文)。 发现血管运动神经(法国 贝尔纳)。 1861年,发现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创立了原生质学说(德国 舒尔兹)。发现大脑皮层上的语言区,并创制了多种人体测量仪器(法国 布洛卡)。 1862年,发现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是光合作用的第一个可见产物,并发表《植物实验生物学说手册》,在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中引起了重要影响(德国 萨克斯)。 1863年,出版《大脑反射》,认为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神经的反射活动(俄国 谢切诺夫)。发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明确论证了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英国 托.赫胥黎)。 1864年,用实验批判了反科学的生命“自然发生说”,提出机械的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生源论”。确立消毒灭菌方法,对医疗卫生、轻工业生产具有很大价值(法国 巴斯德)。 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一文,提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义(奥地利 孟德尔)。发表重演论,又叫生物发生律,为生物进化提供有力证据(德国 海克尔)。 1868年,在法国发现旧石器时代化石智人----克罗马努人(法国 铁路工人发现,由拉特德检定)。 1869年,从绷带浓血中分离出去氧核糖核酸即DNA(瑞士 米歇)。 研究了胰脏的结构,发现了无管腺体--胰岛(德国 朗格汉斯)。 1871年,发表《人类原始及类择》一书,以大量材料进一步论证人来源于猿,并提出性选择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作用(英国 达尔文)。出版《人体测量学》一书,为人体测量法开辟新道路(比利时 格特勒)。 1872年,提出氧化是发生在组织中而不是在血液中的概念(德国 浦弗留格)。 1874年,出版《我们的身体形式》一书。该书就人体胚胎的形态变化提出机械的解释(德国 海斯)。 1875年,首次描述了细胞里的染色体(德国 斯脱劳伯格)。证明受精作用是精、卵的胞核的结合(德国 赫脱维奇)。发现了脑中的微电流,成为生物物理研究脑的基础,并引起了电生理技术的发展(美国 卡顿)。 1877年,发表《日光杀菌的研究》,是放射微生物学的萌芽(英国 唐斯、布伦特)。 1878年,发表《关于创伤传染病病因的研究》,提出各种传染病均由一定病原菌引起(德国 柯赫)。 1881年,采用病原菌毒素的接种法防治一些疾病,开创了医学上的免疫学(法国巴斯德)。 1883年,第一次报告染色体的遗传连续性原理,及在性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出现减数现象(比利时 范贝纳登O)。 1884-1885年,证实细胞核是遗传的基础(德国 赫脱维奇、斯特劳伯格、克里克尔、魏斯曼)。确定日光是提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并证明在光能转化为生物能过程中叶绿素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说明整个生物界的能量主要来自日光(俄国 季米里亚捷夫)。 1888年,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发现吞噬现象,提出吞噬细胞学说,指出吞噬细胞在炎症过程中起着防御机体的作用(俄国 梅契尼科夫)。 1890年,发现微生物的另一大类--自养性微生物,并确定硝化作用是硝化细菌引起的(俄国 维诺格拉茨基)。 1891年,在爪哇发现直立猿人化石(荷兰 杜波瓦)。 1892年,出版《种质论》,提出种质和体质的概念和种质连续学说(德国 魏斯曼)。发表有关烟草花叶病的论文,首次发现病毒(俄国 伊凡诺夫斯基)。 1894年,发表了一系列生物统计学的论文,奠定生物统计学的基础(英国 毕尔生)。 1895年,首次发现X射线会引起皮肤炎(美国 格拉布斯)。 1896年,发现甲状腺是含碘的组织,从而获得治甲状腺机能失调的方法(法国 卡莱特)。 发现放射线对活组织的作用(法国 昂.贝克勒尔)。1897年,从磨碎的酵母中分离出一种酵素,开创了酶的研究(德国 布希纳)。 1900年,孟德尔原理的重新发现,开始了西方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荷兰 德弗里斯,德国 柯伦斯,奥地利 丘歇马克)。发现人类的A、B、O血型,建立了血液分类学的基础(奥地利 兰斯坦纳)。 提出条件反射学说(俄国 巴甫洛夫)。通过驯化、杂交等方法,创造了300多种果树新品种(六十年内),开始了无性杂交、远缘杂交等研究,为李森科创建的米丘林遗传学奠定了基础(俄国 米丘林)。发现海胆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将两个胚细胞分开,发现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全的成体(德国赫脱维奇、杜里舒)。首次将群落迁徙的概念导入生态学(美国 考尔斯)。 发现性染色体,表明了染色体对遗传性的重要性(英国 克.麦克伦)。 确立了孟德尔法则的细胞学基础(英国 萨顿)。

  1901-1910年 1901年,提出了突变学说,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荷兰 德弗里斯)。 发现镭射线对皮肤有灼伤作用(法国 昂.贝克勒尔、比.居里)。发表了《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把放射治疗系统化(美国 弗朗西斯、威廉)。1902年,提出细胞膜电位理论,以说明生物电现象(德国 尤.伯恩斯坦)。 首次获得结晶肾上腺素(德国 艾贝尔)。 发现放射线能引起癌肿(德国 弗里本)。1903年,提出遗传学中的“纯系学说”(丹麦 威.约翰逊)。1904年,搞清了器官形成物质存在于卵细胞的植物极内(美国 埃.威尔逊)。1905年,发现一种无管腺体分泌物定名为荷尔蒙--激素(英国 斯塔林、贝利斯)。 提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律(英国 布莱克曼)。从失活的酵母在磷酸盐中恢复功能,开始认识磷酸基在生物化学各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英国 哈顿)。1906年,第一次详细地描述了神经细胞(神经元)结构(意大利 哥尔基,西班牙 卡赫尔)。 1909年,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基因是遗传单位的概念(丹麦 威.约翰逊)。 1910年,研究果蝇的伴性遗传,由此开始摩尔根遗传学派的工作(美国 托.摩尔根)。

  1911-1920年 1911年,首先发现鸡肉瘤的无细胞滤液可以引起肿瘤(美国 劳斯)。 1912年,分离出维生素B结晶,首次提出维生素的概念(波兰 丰克)。 1914年,首次获得甲状腺素结晶,后十年确定其结构为含大量碘的氨基酸(美国 肯德尔)。 1915-1917年,发现细菌中可传播的溶解作用,由此发现噬菌体(加拿大 托特,法国 铎埃雷)。 1917年,发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根据古生物学的观点提出定向进化理论(美国 奥斯本)。 1918年,在蝾螈原肠胚的交换移植实验中发现胚胎学上的“组织者”,对胚胎发育起诱导作用,描述了两栖类背唇部位“组织者”的效应(德国 斯佩曼)。发现人工单性生殖,用简单的化学刺激代替精子,引起海胆卵的发育(美籍德国人 吕勃)。 1919年,发现人种不同血型的分布也不同(德国 赫尔兹费尔特)。 发明“瓦氏呼吸器”,对生理生化的研究有很大促进(德国 瓦特)。 1920年,发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美国 加纳、阿拉德)。提出氧分子的激活是生物氧化的见解(德国 瓦勃)。 发明通过酸化的途径(pH~3-4),贮藏新鲜饲料不变质的方法(芬兰 威尔坦能)。

  1921-1930年 1922年 发表《筋肉收缩的化学及新量论》,开创了细胞生理代谢的研究工作(英国 阿·希尔,美籍德国人 迈那霍夫)。提取出胰岛素(加拿大 班丁、自斯特)。 1924年 创立数理群体遗传学(英国 荷尔登)。首次提取出植物激素(苏联 赫洛特内,荷兰 范恩脱)。1925年 发现第一个南方古猿的化石(南非 达特)。 发现细胞色素,并指出其在活组织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电子传递作用(英国 凯林)。 1926年 发现赤霉素(日本 黑泽)。首次制成结晶的尿素酶,开辟了酶化学发展的道路(美国 萨姆纳)。发表《基因论》,使基因遗传理论系统化(美国 托·摩尔根)。1927年分别用果蝇和玉米为材料,第一次利用射线人工诱发突变(美国 赫·穆勒、斯塔德勒)。 开始发掘中国猿人——“北京人”,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中国 裴文中等)。 1928年 提出植物阶段发育理论(苏联 李森科)。 1929年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新人”——“山顶洞人”的化石(中国 裴文中等)。发现有杀菌作用的青霉素但尚未医用(英国 亚·弗来明)。第一次记录人的脑电图(德国 贝格)。发现三磷酸腺苷(ATP)(德国 罗曼)。

  1931-1940年 1931年开始研究呼吸时酶的活动和作用(德国 瓦勃)。 1932年提出“团聚体”概念,后为苏联奥巴林探讨生命起源时引用(荷兰 德·容)。 1935年首次提纯烟草花叶病毒,并获得病毒体的结晶体,确认病毒能在细胞中再生(美国 斯坦来,英国 鲍登)。 1936年发表《生命起源》一书(苏联 奥巴林)。 1937年《物种起源和遗传》出版(美籍苏联人 杜布赞斯基)。发现三羧基循环即Krebs循环(英籍德国人 克勒勃斯)。1938年发现在铁盐液中叶绿体在照光时的放氧反应,从此开始了细胞外离体的光合作用研究(英国 儿·希尔)。分得第一个用于医药的短杆菌素,开始重视青霉素等类似物用于医药(美籍德国人 杜波斯)。 1940年发现Rh血型因子(奥地利 兰德斯坦勒等)。

  1941-1950年 1941年,发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键在生物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ATP是生命体的能源(德国 弗.李普曼)。 1943年,发表《遗传性及其变异性》(苏联 李森科)。 1943年,利用罗素的逻辑工具,建立人脑的神经网络理论(美国 麦克卡洛、匹茨)。 1944年,首次测定神经纤维直径与传导速度的关系,并据此对神经纤维进行分类(美国 厄朗格、改瑟)。 1944年,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第一次证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加拿大 爱威瑞)。 1945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来解释基因在发育中的作用,由此开创生化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美国 比得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1945年,发现细菌可以杂交(美国 莱德伯格)。 1948年,用C14阐明植物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到1957年进而提出光合作用的蓝图(美国 加尔文)。 1948年,发表《植物营养杂种》(苏联 格鲁森科)。 1949年,试验半胱氨酸对辐射防护的效应(美国 帕特)。 1950年,提出“新种”可由旧种突然形成的见解,引起生物学界的一场争论(苏联 李森科)。

  1951-1960年 1952年,发现病毒的核酸部分对感染起主要作用(美国 赫希、恰赛)。 1953年,首次进行了生命起源的模拟试验,通过水、氨、甲烷、氢放电,制得简单的氨基酸(美国 斯.米勒)。 1953年,根据维尔肯DNA的X光衍射资料,提出DNA一级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模型(美国 华特森,英国 克里克)。 1953年,揭露1912年英国人陶荪(Dawson)所“发现”的五十万年前的辟尔当人化石是伪造的(英国 威纳)。 1954年,提出视觉感光的化学机理模型,并从而说明夜盲症的起因(美国 乔.瓦尔德)。 1954年,开辟昆虫激素的研究领域(英国 韦格尔瓦兹)。 1954年,首次提出三个核苷编成一个遗传密码的“三联密码说”(美籍俄国人 伽莫夫)。 1955年,利用变形虫进行核移植试验(美国 丹尼艾利)。 195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首次搞清紫菜生活史,解决人工繁殖紫菜的孢子来源。1955年,把烟草花叶病毒的二部分——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拆开”与“装配”,“装配”起来的病毒仍有感染活力(美籍德国人 弗兰克耳.康拉脱,美国 罗.威廉斯)。 1955—1956年,首次用酶促法人工合成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美籍西班牙人 奥巧阿,美国 孔勃)。 1956年,用指纹法分析蛋白质,发现人类镰刀状红血球贫血症是血红蛋白中单个氨基酸的差异造成的,由此开始了人类分子病和分子进化的研究(英国 英格兰姆)。 1958年,中国首先使用针刺麻醉法摘除扁桃腺,开辟生理学和医学研究的新领域。1958年,提出射线引起雄性不育消灭害虫,作为害虫的生物防治的新途径(美国 尼普林)。 1960年,认为核酸是记忆的物质基础,提出记忆分子假说(瑞典 许登)。 1960年,在中国广东马坝发掘出二、三十万年前的古人化石——马坝人化石。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