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诗经》与成语
中国成语故事
——尸位素餐
中国成语故事——一日三秋
《诗经》谜语一组
千载传人 非吾谁与——谜圣张起南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 ——诗歌的历程(一)
客家山歌
打通今古文门户 博采汉宋学精华
《诗经》中的自然之情


《诗经》与成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研读《诗经》不难发现,今天流行于世的不少成语,就源出于这部经典。

  一种是直接从《诗经》中引用来的,比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王风·采葛》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想像他所怀念的人在采葛、采萧、采艾。诗分三章,其中一章写道:“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现在被用来形容思念之殷切,极为生动。在引用时,又常常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兄弟阋于墙”这句成语则出自《小雅·常棣》,诗中写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意思说,兄弟在家里相争,但对外侮却能同心抵抗,远比一般朋友要好。后来就取“兄弟阋于墙”来形容兄弟不和。其他直接出自《诗经》的成语还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溥天之下,奠非王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舌如簧”、“投畀豺虎”等等。

  除了直接按照《诗经》原文流传下来成为成语的之外,还有根据《诗经》的诗句经过一定的简化而成为成语的。如《豳风·伐柯》中有这样的诗句:“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用伐柯需用斧子来比喻娶妻需有媒灼,后来就用前者借代后者,简化成为“作伐为媒”。再如古代称生了男孩叫弄璋之喜,生了女孩称弄瓦之喜,其出典也自《诗经》。《斯干》一诗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乃玉器,瓦是陶器,指纺锤《斯干》是一首周王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辞,上引两节是祝生贵男贤女的。意思是生下男孩给他玩一块玉璋,以示将来作君子;生下女孩给她玩纺线用的陶锤,以示将来温顺无邪,善于料理内务。后来就把祝贺别人生了男孩叫弄璋,生了女孩叫弄瓦。以《诗经》的诗句加以缩写而成为成语的例子很多,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莪》)父母劬劳;“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抑》)投桃报李;“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抑》)耳提面命;“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旻》)暴虎冯河;“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正月》)天高地厚,跼天蹐地;“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鹊巢》)鹊巢鸠占,等等。

  还有一种是语出自《诗经》但经过辗转流传,含意已有所变化。比如在《周南·桃夭》中有这样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归”是出嫁的意思,原来是以春天桃花盛开时浓艳的气氛,比喻姑娘出嫁时的喜悦之情。后来却取“桃”与“逃”谐音这一点,“桃之夭夭”遂演变为形容逃走的成语“逃之夭夭”了。《烝民》中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句,原来是尹吉甫赞美樊侯仲山甫既明白又智慧,以保全他的美名,后世形成“明哲保身”的成语,意思转为贬义,指某些人为了保全自己而苟且生活的现象。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种固定词组,具有形象、譬喻的意义,它用语凝练,言简意骇,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表现力,在修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经》中那么多诗句流传至今成为成语,足见《诗经》在语言方面的巨大魅力。   (沈鸿鑫)

                                回页首

中国成语故事——尸位素餐

  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素餐”也是出于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人于是用“素餐”来比喻无功食禄的人。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于“汉书”,因为该书的“朱云传”裹:“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整句成语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这样说,我们要研究成语的出处,对这句成语分合的出处,也应该详细知道。

  一般机关、社团、商店的冗员,凭看人事或其他特殊的关系,只知道每月按期领取薪金,每日吃喝闲坐,而不做任何工作,这种人都可以说是“尸位素餐”。此外,一般工作能力很差的人,虽然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服务,但事情总是做不好,毫无成积可言,这种人能够保持职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领,而是藉着特殊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尸位素餐”。又如某人向朋友说,自己本来没有什么本领,幸蒙东主的照顾,得到解决生活,但自己“尸位素餐”,良心上也有点内疚。这样说,又成为很得体的谦话了。

                                回页首

中国成语故事——一日三秋

  诗经里有一首诗:“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子,他们两个人常常一起去山上采草药,因为常常见面男子觉得那女子很温柔,女子觉得男子很体贴,都很喜欢对方。

  如果他们一天没有见到面,就会觉得好像经过三个月那么久,一天没有见到面,就好像分开了三个秋天,一天没有见到面,就好像分开了三年一样,会好想念对方。

  所以后来的人就把‘一日三秋’这四个字,表示很想念对方的意思!

                                回页首

《诗经》谜语一组

一 五讲四美遍神州  (打《诗经》篇目二)  谜底:国风、大雅

  谜面立意新、意境美,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党中央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倡导的“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集中表达了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高尚情操和新形势下美的追求,成为亿万人民的行为准则。谜作者巧取《诗经》篇目,以古述今,连读应面,面底互为因果,解作:“五讲”、“四美”之广泛、深入开展,将使国家的风气极大地好起来。“国”扣“神州”,意义相投,谜人放眼全国,心胸何等宽广;“风”乃社会风尚、精神风貌,总括“五讲”、“四美”各项内容,拢意十分得当;“雅”字点睛破壁,谜外得神,融洽着高尚、文雅、规范、良好诸意,一字而使全谜生色,升华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诚乃千金不易也!谜之所至,情之所存,谜味浓郁,词切意雅,姿致天然,美不胜收。(曾令禄 制谜 汾阳 杨耀学 评)
—————— 谜载1981年5月9日《文汇报》第四版,评载《昭陵虎影》第七辑(1990.3)

二 “六亿神州尽舜尧”  (打《诗经》篇目一)  谜底:《皇皇者华》

  谜体:正面会意
  谜面系毛泽东七律组诗《送瘟神》中第二首首联对句,热情讴歌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题文寄意遥深,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催人奋发向上。谜底是《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一篇目,意谓鲜妍的花。皇皇,形容词,颜色鲜明貌;者,助词以舒缓语气;华,名词,同"花"。造底时作者把"皇皇"转为重叠式名词,指二帝;"者"易为表提顿助词;"华"移义为"中国"之简称。至此,底句因全方位别解而意境一新。
  再看扣合艺术。题文意谓新中国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神州"扣"华",滴水下漏:"六亿"是195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人口约数,以此为修饰语,既突出人民大众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作用,在拢意扣合上也为情理谜理所允许。"尧舜"是古代历史传说中唐虞两代圣贤的君主,扣合"皇皇",字字踏实。
  斯谜以家喻户晓的诗句谋面,以君主尧舜之本义扣底,别解化境,会意结合,错落有致。
(作者:莆田·戴旭寰  评析:方炳良)       ————摘自《滕王阁谜稿(19)》1999.8

三 “中国地大物博”   (打《诗经》一句)    谜底:汉之广矣

  注:汉朝时兵力及于外国,至魏晋以后,外人犹称中国曰汉,即本国人亦自 称曰汉人,沿用至今。'中国'代'汉','博大'扣'广'。

四 “飞将军”      (打《诗经》一句)    谜底:汉之广矣

  注:指汉将军李广。 (作者:王志刚)

五 “明月几时有”    (打《诗经》一句)    谜底:三五在东

   (作者:一泰国华侨)

六 “惊倒珍珠,吓退琥珀”(打《诗经》一句)    谜底:鸳鸯在梁

  注:《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写贾母去世后,身边的贴身丫鬟鸳鸯怕再受贾赦之流的欺侮,羞辱,便悬梁自尽。当时正值夜间,珍珠和琥珀二人来寻鸳鸯,她俩推门一见此景,俱被惊吓在地。此谜运用因果法使底面因果相扣,读之,三个人的形象会立即浮现在眼前。

七 “宜其室家”     (猜泰国一地名)     谜底:“合艾”

  谜面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它与底扣合的关键在“室家”。《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原来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就可以娶妻,女子可嫁的年龄是二十。而男子以妻为“室”,女子以嫁男为“家”。由谜面“宜其室家”,可以推算出男女年龄合起来是五十。而《礼记·曲礼上》又说:“五十曰艾”。于是,“宜其室家”就是“合艾”了。

                                回页首

千载传人 非吾谁与——谜圣张起南

  王彭年

  题目摘自张起南的自赞,上面还有两句:"大儿文举,小儿德祖",则是借用东汉末年祢衡的话。文举是孔融的字,德祖是杨修的字,只有这二人,才是祢衡心目中的人物。凑巧,此二人都是谜家。孔融有《郡姓名字诗》,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为离合之始;杨修猜谜之敏捷,始见于《世说新语》,经《三国演义》一渲染,更是人所皆知。千载之后,又有个张起南,自认其传人"非我谁与",何等自负!这四句自赞又是一条谜,打《诗经·韩奕》中一句:"孔修且张";本来是形容牡马雄壮高大的样子,别解后却变成了孔融杨修之后、只有张起南才能继承道统,更补足了自赞的涵义。

  张起南,字味鲈,号橐园,福建永定人。生于光绪戊寅,即公元1878年。从小很聪明,读书过目成诵,十岁应郡县试,即名列前茅。平日手不释卷,浏览群书,故而博闻广记,倚马成篇。曾为人夜草骈体寿序,漏下三刻,成二千余言,且典丽诡谲,见者莫不惊服。但其时科举已废,故不能似其兄超南那样中进士做官,只好弄了个部郎职衔,随兄宦游;先后在长沙、辰州、衡阳等地,后来就长期留在衡阳。

  对于灯谜,张起南可算是生有夙慧。十岁赴县试返闽,即在邻村谜会上连揭数条,旁观者皆骇然赞叹不已。十六岁在长沙,遇有谜会,又大显身手。但这些仅是初露锋芒,真正在谜坛发扬其天赋,应是自辰州始。

  辰州地处湘西,即今之沅陵、溆浦一带。1901年,张超南在辰州矿局任监督,又兼当地中学校长;张起南随兄前往,就在矿局任事。去时正值元宵将临,辰州灯火甚盛,张起南又属有闲,就制谜悬灯于闹街,并自备奖品助兴。辰州实属僻壤,当地文人原本不知灯谜为何物,但在张起南的带动下,"误入迷途"者颇多。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从1901年到1905年,年年元宵,灯谜成为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夜夜观者如堵,此诘彼询,声若连珠,非半夜不能休。初则是从十一日到十五日,后延至初九到十九日。特别到1903年后,刘仲鲁出任辰州太守,并主矿局事,和张起南过从甚密,且有同好,深相投契;适值张超南离职去京,遂延张起南继任中学校长。当局的支持,使得1904年元宵的谜事更是热闹;分设三处,成鼎足之势,相互争胜,各逞巧思。张起南仅一人主持,然谜题层出不穷,尚有暇猜射他处之作,且射必有中;众人在叹佩之馀,加冕称之为"谜圣"。

  1905年,张超南到衡阳当知县,张起南也离开辰州去衡阳;不久,张超南移官川东,后至北京,张起南未再跟随,终老于衡阳。在衡阳开始这一段时间里,张起南似乎很不得意,自云"旅衡八载,息绝交游";连他素来爱好的灯谜和诗钟,亦是"新学既昌,难言风雅,故迄未一试"。1914年夏,俞寿璋莅官衡阳,与张起南系车笠交,至是更为相得,又有幕僚梁辰生,亦谙好灯谜,故公暇舞文弄墨,吟哦射虎,文采风流,雅人韵事,烦溽全消。自此,张起南又"重入谜途",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应该是受了薛凤昌《邃汉斋谜话》的影响,也有憾于该书虽"所收诸谜皆平正无疵",且"选择精审,颇有可观,第惜其自制者太少耳",张起南也写起谜话来。他把自己对灯谜的理解和心得,以本人历年来各体灯谜3000条为例,广引博证,归纳分类,撰写了不朽谜文《橐园春灯话》。该书于1915年春毕功,诚如白水山樵陈琪在序中所云:"洋洋数万言,其体例之精详,议论之警辟,尤为前人所未发,允推古今有一无二之作"。

  大概在1916年,张起南曾北上探视在京师做官的张超南。在北平他广交谜友,得识北平射虎社的樊樊山、高步瀛、宋敦甫、韩少衡、陈冕亚、张郁庭、顾震福、金子干、佟春霆、刘剑侯诸谜家,并成为北平射虎社的一员虎将。对于这些前辈和名人,张起南是十分钦佩的,后来还特地仿孔融离合体为他们写就《北平射虎社橐园题像》的四言组诗,既隐括各人的乡藉和姓名,也极尽颂扬之能事。在组诗中,称赞他们的学问是"才高百斛,八斗奚论"、"君房下笔,方朔化身";在灯谜上的造诣是"精逾李广,黄弩何论"、"纵横谜坛,黄绢无光";谢谢他们"镂金琢玉,贻我琳琅"、"琼琚报我,夏绝外孙";谦虚地说"自惭俭腹,强索解人"、"邯郸学步,甘落后尘";别离之后自已是"相思晨夕,落日情深"、"景行仰止,何日能忘"。

  惺惺相惜,这些名人对张的才识、谜作和刚写就的《橐园春灯话》,也是同样地赞扬和赏识。在这之前,张起南虽有"谜圣"之称,仅不过是局限于辰州僻壤的戏称而已;至此,他方名扬谜坛,成为各地知名的谜家,《橐园春灯话》也顺利地于191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还湘后,书简往来,佳作迭出,射必中鹄,"远道征谜者,邮筒常往复不绝"。这一段经历,张超南在为《跬园谜稿》的题诗中有过阐述:"弟昆常作客,文学弗遑治,惟于谐隐篇,少日有同嗜。仲氏话春灯,一编已行世。畴昔北平游,射虎随侪辈。折节多名流,还乡书屡至"。可惜,"雁行忽折翼,遗著存书笥",才人不寿!1923年,张起南才46岁,就病逝衡阳,不禁令人为之扼腕太息。遗稿有《春灯续话》、《春灯录》。后者于1940年由其兄及黎国廉整理编入《张黎春灯合选录》;前者则不知下落。

  张起南毕生制谜数以万计,但流传下来仅不过数千条而已。由于时代的演进及文字上的隔阂,张氏至今为人所称道的谜作,都是那些浑成典雅但又通俗浅近者;这些谜固然亦很不错,但并非他自认的得意之作。《橐园春灯话》中,张曾仿书画评论而分谜为三品,认为能"具此手笔,作谜之能事毕矣"。三品是:神品,"神传阿堵,余味盎然";能品,"文章天成,妙手自得";逸品,"别开生面,妙造自然"。对自已的谜作,他只在《橐园隐语》中列出数条,归纳于各品之内。虽然,这几条谜并不一定最好,但从中可以进一步理介其评谜标准。

  被张起南列为神品的有二条: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左传二句)夫祛犹在,汝其行乎

  面句出孟郊的《古别离》,下面还有两句,曰"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临邛是卓文君的居地,古人常用以泛指风流才子去处,故此女子不舍及不放心的情形如见。谜底是晋文公的事:寺人披去见他时,由于想起了当年被寺人披追杀,越墙时衣袖被拉只得割袖而逃的情景,不禁生气地说了这两句话。夫字本来是发语词,而今却别解成夫郎。汝原文作女,意同。汝其行乎,原来是责备语,即"你滚开吧";于此则变成问话,并充满了恋恋不舍之意,大概是这位女子怕夫郎去寻花问柳,故再三嘱咐吧!对此谜,张起南自评为"面底各扣一句,情事口吻均合",到是适当的。

  里克曰:无益也(唐七言)毕竟息亡缘底事

  面句是晋大夫荀息的事。晋献公卒,立少子奚齐,使荀息傅之。而以里克为首的大臣,则欲迎立重耳,先去探荀息的口气。荀息十分坚决地说:已受先君遗托,万一力不从心,惟死而已。故里克劝说,无益也,然息仍不为所动。底句出杜牧《题桃花夫人庙》,毕竟在《全唐诗》等书均作至竟。此处之息原指息妫,楚子破息国后,取息妫归,立为夫人。原诗有责备之意,然一到谜家手下,则变息夫人之息为荀息之息,以扣合谜面,真是神来之笔,阅后余味盎然。

  列为能品者一条,曰:

  赵括(五言唐诗二)闻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谜底是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句,一般谜书均介绍后人以此为面射春秋人赵衰或现代人赵青的谜作;实则张早已做过,反其道而行以战国人名赵括射此诗句。比较之后,高下立见。前句以百家姓中赵为首姓而扣合,三条谜全同。后句扣衰或青,都是从"忆旧容"三字本意而来,是惊现今之衰老,或忆起年青时的俊逸,到是很符合诗句的原意;但作为谜来说,就嫌平直而余味不足了。括字则不然。孔子有个弟子,姓南宫,名括,字子容,亦有称之为南容。称名为括,难免要想起旧时的南容来;这一来五个字全有着落,真如张氏自评:"以两字扣十字,不蔓不支,面又天然,实不易得,可入能品"。

  列入逸品者一条:

  今夕霞飞鸟道,月满鸿沟,行不得也哥哥(诗经一)经始勿亟

  面句表面上的意思有点像周邦彦《少年游》词中的情景:"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其实本身就是双关艳词。"霞飞鸟道,月满鸿沟"二句,《宋稗类钞·卷六》记曰:宋·陶谷出使江南,韩熙载使家妓侍。次日,陶以启谢之,内有"巫山之丽质初临,霞飞鸟道;洛浦之妖姬自至,月满鸿沟"。众皆不解,乃问此女,始知适值月事。"行不得也哥哥"是鹧鸪叫声,其与"今夕"及此二句组合,是张起南自撰,抑或另有来源,就不得而知了。底句出《诗经·灵台》,本是营建灵台不必着急之意,"经始"原作规划营建解,别解之后却变成了月事;而"勿亟"则以"行不得也哥哥"扣之,真是匪夷所思。

  张起南确是谜坛奇才,传世好谜甚多;上面几条也不一定是最佳者,只是因为是被他本人列为"三品",至少也是自认的好谜,也的确是好谜。张起南不仅谜做得好,更是灯谜理论方面的先河;他对灯谜的一些看法和主张,至今仍被谜人奉为圭臬。杨汝泉在《谜语之研究》中说得很好:"张氏为谜学大家,对谜语学理造诣极深。有清以来,得谜语三昧者,惟张氏一人已"。

  单就谜语来说,张起南应该说早已超越前人。因此,张起南的自赞"千载传人,非吾谁与",一点也不过份。

                                回页首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 ——诗歌的历程(一)

  《诗经》及六义

  《诗经》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产生的时间大约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五百多年之间,编成时间在春秋时代。当然在《诗经》出现之前并不是没有诗歌存在,不过当时记录的手段使现在我们很难发掘出更多的作品来进行考证,因此目前能看到的只是凤毛麟角,其中还夹杂着后人的伪作。

  《诗经》中的作品大部分是民谣,还有一部分是贵族的作品,其中按作品性质和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种体裁。还有的将《周南》《召南》单分出一体“南”,与风、雅、颂并称为四诗。

  《诗经》的成书系由行人、太师之类采集民谣和大夫创作以及宗庙乐章等编纂起来的,至于孔子删诗的说法仅在《史记》中出现过,缺乏有力的证据。

  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毛诗正义·大序》中,是这般说的:“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但历来对六义的理解从古至今却不尽相同。关于风雅颂,基本上争论不是很大,至于属于表现手法的赋比兴三义,有一种解释如下:“赋”者铺陈,叙物言情,直歌其事,随物赋形。“比”者比喻,借物托情,有显有隐,意在词外。“兴”者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明朝人杨慎的《升庵词话》中讲道: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手法经常相互联系使用,对后世历代诗人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象词赋中的“铺陈”即由赋发展而来,楚词中的“隐喻”便是比的延续;兴,后来则成为《咏怀》等诸体的起源。

  《诗经》虽然出现较早,但是历来被文人所重,除了作为经书所起的政治作用外,其中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内容,至于研究此书的的著作比比皆是。对于广大的诗词爱好者来说,更是一部很好的参考,里面的名篇名句至今传唱不衰,后来的一些诗词评论家往往把它用来作为批评当时不良倾向的范例,以正文坛之风气。诗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后来的唐诗和宋词把诗歌的进步推向了高潮,但《诗经》给诗词创作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流传至今,仍存在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及作用。 (不谢昙花)

                                回页首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具有客家语言、风土民情等地方色彩,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万分,千百年来,广泛淬,久唱不衰。客家山歌直接取村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客家人喜欢用山歌来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情思、排愁解忧、鼓舞斗志,无论生产劳动、风土人情、风光景物、传统风俗、男女之恋等待,都有可以成为山歌的题材,其中,反映客家男女的真挚爱情的情歌在客家山歌中占的篇幅最多。

  客家人以歌求爱,以歌传情,客家情歌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多样,包括爱慕、试探、赞赏、条件、初恋、热恋、成亲、送别、思念、感叹等近20种,这些情歌大都出处青年男女之口,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客家男女的纯真爱情,表现了他们对美满爱情的热烈追求,以及他们对爱情忠贞不洽的优秀品德。

  客家山歌要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拆字等十一种。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歌中利用“成双”语义双关,构成整首山歌的歇后双关,一方面指哑子食着单只筷,想要一双筷子却又说不出来,一方面则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储蓄、耐人寻味。

“岭岗顶上一株梅,手攀梅树望郎来;阿妈问涯(我)望脉介(什么)?涯望梅花几时开。”歌中起兴“岭岗顶上一株梅”是写景,借眼前之景,引起下面的故事情景,借母女问答,表现了姑娘的机智聪颖、爱情真挚。

  “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绫罗妹系纱;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细茶。”这首情歌写的是热恋,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用排比的手法表现出来,别有一番情趣。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有:

   1、感情浓烈、想象丰富。“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歌中的戒指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

   2、形象鲜明、意境清新。“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

   3、抒情叙事、浑然一体。“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 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划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

   4、感物即事、自然流畅。“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听者仿佛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急于知道姑娘心意,便以物喻情,借“廊”与“郎”偕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

                                回页首

打通今古文门户 博采汉宋学精华

  ——评《诗经》研究新着《诗经通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诗经》文字义理研究,是中国文化文学史的一个永恒课题,已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即诗学。其集大成之作,历代迭出,所谓毛《传》、郑《笺》、孔《疏》是也。唐以后,更有朱熹、王先谦、段玉裁、方玉润、黄焯、王力等大家孜孜研求,取得了重大成果。近年来,随着《诗经》今注今译作品的不断问世,《诗经》的影响更为广泛。这些作品,对《诗经》的通俗化、普及化无疑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对《诗经》的原旨,却难以充分确实地表达出来。

  雒注生先生的《诗经通诂》(三秦出版社出版),则弥补了这一缺撼。该书将古今《诗经》研究的经典之作,系统归纳,原文摘引。对每首原作,先引《毛诗大序》等作“题解”;对原作各章引毛《传》、郑《笺》及《三家诗》遗说为“注”;“注”后采陆德明《毛诗音义》、陈涣《毛诗音》为“释文”;其下录朱熹《诗集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等为“通诂”,疏通古注训诂,贯通篇章主旨;最后依王力《诗经韵读》标出古韵部。该书的主要特点为:

  一、打通诗学今古文门户,博采众家,不专注一有。清代干嘉学者,于《诗经》多治属古文经学之《毛诗》,其后随着辑佚古书与今文经学的兴起,研治属今文经学之《三家诗》著作渐多。其中如陈乔枞的《三家诗遗说考》,对《一家诗》遗诂已搜集略备,有重要学术价值。雒江生认为:“《三家诗》虽不为后世所重,但终是西汉显学,且说《诗》时胜毛义而合古训,故读《诗》而不知有《三家诗》之说,不足谓之为通学。”(《叙例》)因此在毛《传》、郑《笺》之后即录《鲁诗》、《齐诗》、《韩诗》遗诂,总称为“注”,以概见汉代四家诗训诂之异同。如首篇《关雎》诗“窈窕淑女”, 毛《传》云:“窈窕,幽闲也。”《鲁诗》云:“窈窕,好貌。”《韩诗》云:“窈窕,贞专貌。”如果比较三说,鲁、韩义均胜毛义,而《鲁诗》释为“好貌”,即美丽之意,尤合诗意。又如《匏有苦叶》诗“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毛《传》云:“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也。”而《齐诗》云:“柘瓠不朽,利以济舟,渡逾江海,无有溺忧。”是齐读“苦”为“枯”,谓匏叶干枯,瓠已长成,可作腰舟渡水,无论水有多深,都要渡过,喻男女婚嫁必行,无可阻挡,与诗义相合。而毛《传》望文生义,不明所谓。即上可见引录《三家诗》遗诂,让读者比较各家训诂优劣,对理解诗义大有益处。

  二、摒弃汉宋学壁垒,汲取汉学训诂和宋儒义理精华,予以融汇贯通。清代汉学家多谓包括朱熹在内的宋儒不通训诂,对《诗集传》多有批评。而本书平价朱《传》说:“就训诂而论,其书多本毛、郑,间采三家,并参考陆氏《释文》及孔氏《正义》,而以己意取舍,是以宋人治学精神总结前代《诗经》训诂之大成著作。”(《叙例》)所以“通诂”部分所征引,以朱《传》为第一家,然后引清代汉学家之说,以进一步说明词义训诂由来。如《静女》诗“静女其姝”朱《传》云:“静者,闲(娴)雅之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说文》:‘争,亭安也。’凡经传静字皆净字之假借。若静字之本义,《说文》自训‘采’耳。《广雅》:‘争,善也。’此诗静女,亦当读争,谓善女,犹淑女、硕女也。故‘其姝’、‘其娈’,皆状其美好之貌。”如此先引朱《传》训诂,再辅以马氏《通释》的训诂疏解,则“静女”之义明白无疑。而朱《传》实本毛《传》引申而来。毛《传》云:“静,贞静也。”“贞静”与“闲(娴)雅”义近,但推求诗义,以释“闲(娴)雅”为确。可见宋代学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故说《诗》时有胜义。所以本书于朱《传》精义征引殆尽,实一特色。

  三、继承汉学训诂考据学风,以释证《诗经》训诂疑义。对《诗经》历来难解之处,作者在许多地方用按语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其中主要是通过古文字与民俗学研究,考证诗词本义。如《卷耳》诗“真彼周行”之“周行”,毛、郑望文生训谓“周行”是“周之列位”,即周王朝臣僚之位。不熹《诗集传》释“周行”为“大道”,于诗义已通。本收作者则根据甲骨文与金文“周”字有田野、原野之义,故释“周行”为“田野大道”或“原野大道”(“行”字甲骨文写作,像道路四达,即大道义)。如此则与诗谓妇人置顷筐于田边大路坐而思夫之义完全相合,比朱《传》释为“大道”更加确切。

  四、注解简明扼要,而征引翔实。作者认为,历代注解《诗经》之书虽多,而杰作有三,即汉郑玄《毛诗笺》,宋朱熹《诗集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故本书实为以综合此三家之说为主的《诗经》训诂读本(《后记》)。征引以通读训诂为止,不务繁博;引录不更动原文,使读者既能看到训诂结论,又能看到词义训释的由来。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看了书稿后说,该书“体例表当,资料翔实,是一部贯通古今解《诗》精义的好书”,如此评价是确当的。

  还应当提及的是该书装帧精美。全书68万字,繁体竖排,大32开,精装,内文用55克铜版纸印制;护封深红底色,书名、书脊烫银,书名字体从唐写本中辑出;扉页黄褐底色,中间烫银朱雀图案;扉页后插有常州铁琴铜剑楼藏宋刊巾箱本《毛诗》及日  本静嘉堂文库藏宋本朱熹《诗集传》两面书影,使全书从整体上浑然一体,更加典雅大方。

  雒江生先生师从彭铎先生,治学严谨,秉承古人“述而不作”之旨,不惑外物,甘于寂寞,潜研数十年,始撰成《诗经通诂》一书。该书的出版,对广大《诗经》爱好者及大学文科学生学习《诗经》原旨,进一步研求《诗经》,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回页首

《诗经》中的自然之情

  诗经中有许多美妙的情诗,但郤为一般的家所误解。孔子曾说,要于四方,必先读诗经,作使臣的要能不辱使命,只能在辞令上用心,而诗经中的情诗,俏皮委婉,正是教人善于辞令的最佳材料。

  注家们不明白这种自然之情,又或者囿于“载道思想”,强将诗经的内涵,解释为有所兴发,例如:

  《邶风.柏舟》明明是一篇极好的弃妇词,而注者偏释之为“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将仲子》本为极纯朴可爱的情诗,注者却解为“刺庄公也,不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蔡伸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
  《郑风.子衿》本是一首恋歌,注者却解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至于篇章中之文句,强加曲解的,亦比比皆是,例如:

  《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非汝之为美,美人之贻”--注解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注解为“刺忽也,所美非美然。”
  《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解为“婚姻不得其时。”

  其实这些情诗,既俏皮又真实,并非全如注者所说的,有什么言外之意。

  若仔细去品鉴这些言情之诗,略可分析出“情”的内容。不同的外因,产生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情绪,可表现出不同的情词,若大致而分,可归纳为:

  闰怨诗

  征人行役,妻子也着受苦,诗人同情闰妇,而为他谱出哀婉动人的乐章。例如:

  《召南.草虫》: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
 
 《小雅.杕杜》:
  “陟彼南山,言采其祀....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此类闰怨诗,表露出人世间极为微妙的感情。又:

  《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有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表现出担忧征人衣食的极佳情思,关怀之深,纯出于自然。
  
《王风.君子于役》:
  
“居子于役,不日不月,何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夜矣,牛羊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方玉润评之“言情写景,真实朴至”,甚为恰当。
  《秦风.小戎》:
  “小戎俴收,五棨梁辀,游环胁驱.... 言念君子,温其为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亚是中....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妇人缠绵之情,表现剽悍慷慨的秦风中,阳刚与阴柔相对应、相调和,使闰妇的哀怨,更美艳动人,给人凄美哀愁的感觉。

  嫁女诗

  诗经里有四首描写嫁女思归的诗,无限惦念的情怀,至今读来,犹令人心感:

  《邶风.泉水》: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姬,聊与之谋。出宿于稊,食饥于祢,远父母兄弟。”
  此诗道尽了古今女子不可避免的命运,女子长大,不能不离开她生长的地方与朝夕相处的亲人,而到人地两疏的地方去。
  《鄘风.蝃东》:
  “蝃东在东,莫之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女子终究脱不了和血亲生别的命运。
  《卫风.竹竿》:
  “瞿瞿竹竿,以钓于淇,莫不尔思,莫远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此诗,屈万里以为“男子怀念其旧好之诗,首章言触景思人,次章言其人已嫁。”
  《王风.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洲,终远兄弟,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终远兄弟,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此诗所写,嫁女不得公婆叔伯的欢心,也只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了,这在当时,是女子的美德,也是她的命运,诗写得含蓄,更见其悲凄,更加动人心弦。

  弃置诗

  诗经中描写弃置仳离的诗,亦颇为哀怨,例如:

  《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无述。”
  以日月运行有常,与对方情爱不终,作强烈的对比,可以到讽刺的效果。
  《邶风.终风》: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女子不得其夫,只有在雷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感伤,度日如年了。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比予于毒。”
  女子为夫所弃,后悔当初眼瞎,自恨遇人不淑。
  《卫风.氓》:
  “自我阻尔,三岁食贫。....汝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德弃妇的悲哀,显然可见。

  由诗经中的情诗,可以看出先民的思想感情,是纯洁而自然的,不是后世矫揉造作的虚伪情感所能比美。注解诗经的人,曲解了诗篇中人类的天然纯情,而强以“褒贬美刺的道德意义”,非但否定了文学的艺术美,更抹煞了上天赋予人类的真实情感。今日吾人研究诗经,应还给它本然的原味,朝着正确的方向,才能品尝到诗的原味。 (陈清编校)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