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
 

《诗经》里的银河世界
气象知识——二十四番花信风
《诗经》中的水文气象描述
《豳风·七月》看历法

陕西发现中国最早的风景区遗址
莲花山森林公园
峄山
五岳独尊的泰山
中岳嵩山,“奥”甲天下
百泉
难老泉·齐年柏


苗族族源


《诗经》里的银河世界

  ——《诗经》是伟大的……
     银河是伟大的……
    《诗经》里的银河是伟大的……

  古代诗词中赞美月亮的佳句数不胜数,像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等等,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然而,描述银河世界的诗作也大有人在,最早的恐怕算是《诗经》了。《诗经》中《小雅·大东》篇,有如下记载: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歧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有救天,载施之行。  
  维南有,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不可以把酒浆。  
  维南有萁,载嵡其舌;
  
维北有斗,曲柄之揭。

  妙哉,《诗经》!百余字诗篇,便将银河世界刻划得如此有声有色,让人拍案叫绝!你们看——:

  浩瀚的天际里,有一条美丽的银河,尽管她闪烁发光,却不曾把人照耀;
  啊,那令人神往的织女星呀,怎么就能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呢,从早到晚要位移七次;
  虽在忙碌位移,也算是辛苦吧,但也不能够为人间纺纱织布成匹啊;
  再看看隔岸遥遥相对的牵牛星儿,的确十分灿烂,却不能为农家驾车耕耘。
  啊,看那银河东边有颗启明星,银河西边有颗长庚星。
  
有趣的天毕星啊,好似一张有柄的网,是不是可以摘下来啊,铺在无边的大地上呢?
  啊,银河南边的萁星有四颗,想来不能为自己簸米扬糠吧;
  银河北面的斗星有六颗,自然不能为自己舀取水洒玉浆;
  银河南面的萁星,这时好像在缩着舌头,做些鬼样;
  银河北边的斗星,那长长的斗柄呀正指着西方。

  《诗经》中的银河世界,实在是奇妙无比,曾诱惑多少代天文爱好者去探索天外的秘密。它的科学意义也远非如此。首先,《诗经》是人类第一次详细的运用文学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银河的概貌,成为千古不朽的诗章。无论从文学史和天文学史来说,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其次,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这也是第一次报告牛郎星,织女星,金星,(即诗中错写成启明星,长庚星两颗星),金牛座的八颗星(即天毕星),人马座的十颗星(即萁星四颗,斗星六颗)及其位置。自然,如今的人们认识宇宙的能力,远远超出了这首诗的涉及范围,人类对银河体系的描述也变得更加详尽而丰富了。不过,远在公元前六世纪所出现的《诗经》,能描述如此生动,如此维妙维肖,也的确很不容易。因此,很值得后人学习,研究与思考。(小炮 夜空深处网站)

                                回页首

气象知识——二十四番花信风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而 ,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 苏、始鸣、繁育、迁徒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诗经》记载:“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及“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我国最早的物候专着、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12个月的顺序分别 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 》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24个节气和72候。到了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更有24番 花信风的记载。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每候 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于是便有了 “24番花信风”之说。人们在24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 候中的花信风。24番花信风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栋花最后。经过24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平便来临 了。24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回页首

《诗经》中的水文气象描述

  周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关于泥沙、泉水、河流、天气等方面的记述。如“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毂?”(小雅·四月)、“径以渭浊,湜湜其沚。”(邶风·谷风),这是以水体的清浊来比喻事物的变化。“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邶风·北风),这是关于天气的记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小雅·沔水)、“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小雅·十月之交),这是关于河流和地震的记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大雅·公刘),这是公刘为人们定居和农田灌溉而进行查勘测量、气候观测和寻找水源等活动的记述。“爱有寒泉,在浚之下。”(邶风·凯风)、“冽彼下泉,浸彼苞穣。”(曹风·下泉)、“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大雅·瞻卯)、“有冽氿(音轨)泉,无浸获薪。”(小雅·大东)、“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邶风·泉水),这里“下泉”(即下降泉)、“氿泉”(即裂隙泉)、“槛泉”(即上升泉)、“肥泉”(即出同归异泉,见《词源》“肥泉”释文)等的分类,可见当时人们对地下水已有较多认识。

                                回页首

《豳风·七月》看历法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左传·昭公七年》:梓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可见周代及其以前确有过不同的历法。豳历又是一种,由《豳风·七月》可以看出,豳历是用十个数目记十二个月份,因而在记月上不得不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某之日”,如“一之日”、“二之日”等;一种是“某月”,如“四月”、“五月”等。这是一种很特殊很古拙的记月方法。豳历的岁始是“一之日”,岁终是“十月”,一岁的始终与周历相当,可能是周历的前身。

  但我们不能根据这一点断定“七月”篇是武王伐纣灭殷以前的作品,因为周历颁行以后,各地方的别种历法,还是长期存在着。现列夏殷周豳四历对照如下:

  月建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夏历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殷历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月
  周历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月  二月
  豳历 三之日 四之日 蚕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一之日 二之日

                                回页首

陕西发现中国最早的风景区遗址

  1999年12月14日 11:27 中新社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十三日电(赵锋 张珂)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石兴邦等专家经过考古研究,日前断定陕西省岐山县古卷阿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风景游览区遗址。

  据介绍,古卷阿(周公庙)位于周代发祥地,现在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七至五公里的凤凰山南麓,总面积六十一万多平方米。“卷阿”音“全窝”,卷意曲,阿是指大陵。因此处背靠相传“凤鸣岐山”的风鸣岗,形似簸箕状如倒“凹”字,故称卷阿。

  专家考证,早在六千多年前,卷阿一带就有先民傍山临泉而居,凤凰是姬姓周族崇拜的神鸟,古卷阿附近至今还有许多与凤凰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如凤凰山、凤鸣岗、凤山楼等。据《竹书纪年》载,周成王率文武群臣到卷阿宴歌游乐,当时周成王的叔父召康公也前来并赋诗一首,即载于《诗经》的名篇《卷阿》。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丁文魁、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斯维至、陕西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佟玉哲等专家认为,上述史料为中国风景游览区最早的文字记载。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石兴邦研究员称,考古证明卷阿是著名的风景区,是先周的遗址,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游览区是可以断定的。

  陕西省五十年代就将周公庙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二年将周公庙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回页首

莲花山森林公园

  莲花山因九峰环抱状似莲花而得名,古称新甫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在中国二千多年前的文化典籍《诗经》中就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诗句。莲花山东西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莱芜两市,大小山脉十余条,主峰海拔994米。 新泰市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1805公顷,有林地面积136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3%,主要林种为风景林和防护林,主要树种有赤松、油松、侧柏、麻栎、刺槐等。现有古树名木120余株,主要旅游景点60多处。

  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奇石林立,松柏参天,溪瀑遍谷,春有新甫拥翠,绿树碧草,夏有三圈悬流,流泉飞瀑,秋有宫山夕照、彩霞天光,冬有苍山负雪、银装景象,四时、早晚、阴晴各有景色,是人们进行观赏、游览、休息以及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莲花山以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并逐步发展成为佛家圣地,现有较完整的历代碑刻150多面,历代石刻200多处,现存古建筑遗址有云谷寺、行宫、太平庵、高泉寺、王禅寺、八封殿、甘露堂等。其中:云谷寺是规模最大的古建群体,座落在海拔680米的北天门之阳,占地10公顷,主体建筑大殿、三佛殿气势雄伟,十分壮观,左有玉皇殿,右有文昌阁,还有财神殿、八仙庙、灵官殿等。

  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分为六大旅游景区:行宫景区、太平庵景区、云谷寺景区、北天门景区、响铃碑景区、魔子坊景区。有三条主要游览线路:中路主要景点有:汉武行宫、补天石、看天石、云门、古柏一株、十八盘、南天门、快活二里、云谷飞瀑、圣水瓶、两山排闼、五大夫松、云谷寺、红云洞、白云洞、兴云洞、对松山、北天门、东高峰、西高峰;西路主要景点有:初入佳境、老汉推车、风动石、通天河、太公石、姊妹松、奇观、太平庵、青龙潭、五云涧、一线天、水帘洞、子母泉;东路是盘山公路,直达主峰西高峰,时而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时而穿行于茂密的森林之中,自然景色变幻无穷,让人心旷神怡。新甫拥翠、仙台夕照、鲁柏含润、汉宫故迹、五松抱槐、白云降露、古寺晚钟、盘道连霄,古新甫八大景区为人所称道,又有旭日东升、望岱胜迹、新甫宝光、汶水拖篮等奇观称名于世。

  莲花山自古是佛家圣地和旅游胜区,有传统的六月六庙会,自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会期六天,声势浩大,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所在城市:山东省新泰市 距所在城市里程:25公里

                                回页首

峄山

  峄山,又名东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2公里,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峄山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书经·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 峄山古庙会 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陆放翁、赵孟俯、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神工鬼斧、风光隽秀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峄山有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美。

  一是石美。那参差嶙峋、玲珑剔透、被地理学家称为当今世界之奇观的海蚀石,自不待说,满山遍峪如禽如兽、静动有之的怪石则数不胜数,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怪石如龟、如鱼、如兔、如冠、如丸,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骆驼石、鹦鹉石、试剑石、八卦石……象形之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仰、下俯之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人叹为观止,难怪游人无不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故峄山与中华五岳相比,其主要特点是石巧。

  二是洞穴、泉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许多天然洞穴,据考察,有名洞穴144个。诸洞大如广庭、小如斗室、纵横通达、曲径通幽、深邃莫测;且洞多有泉水,每每东北风起,百泉涌涨,云气汹涌,“峄山戴帽”,大雨来到,其情景尤似仙山。

  三是神话传说美。女娲炼五色石神工补天,而将滚滚乱石叠成峄山;梁山伯、祝英台求学于“梁祝洞”;贞妇明志的“舍身台”;“金钟化作石”;“骑鹤隐仙”升天去……千百年来,人们借物寄情,把许多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变成种种神话传说,曲折离奇,令人陶醉

  峄山还是道家活动的场所,甚得历代达官显贵的垂青。多有慷慨解囊捐资修山之人。经过历代惨淡经营,山上建有五大奇观,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庙宇,宫殿庙庵数百楹,瓦缝参差,错落山间,碧瓦红墙,十分壮观。

                                回页首

五岳独尊的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代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是极大、通畅、安宁的意思。

  它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的圣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泰山突兀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宏大气势。泰山松柏很多,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小溪和泉水流淌其间,又不乏灵秀。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以后,历代帝王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瞻仰雄姿。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回页首

中岳嵩山,“奥”甲天下

  中岳嵩山,东西横卧,雄峙中原,东西绵亘75公里,主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由太室、少室两山组成。嵩山古称外方山,夏商时称嵩山为高山。西周时称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为“天地之中”,称为“中岳嵩山”。

  嵩山自古天下奥。《诗经·大雅篇》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清乾隆游嵩山诗云:“自古山川秀,太少无穷奥”。嵩山之奥首先表现在嵩山是一部地球发展的史书,其地质文化为中国名山所独具,主要由前寒武纪古老片岩、片麻岩及古英岩构成。嵩山历经几十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变,是中原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嵩山在百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出露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被地质界称为“五世同堂”,在这里,各类地质、地貌景观遍布,地层发育完整,构造形迹复杂而清晰,岩石类型齐全、岩龄古老,古生物化石丰富,历来为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嵩山已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嵩山之奥其次表现在嵩山是一部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她以博大的胸怀,孕育了华夏民族5000年丰富灿烂的文明史,在嵩山漫长的历史长卷中,记载着历代30多个帝王祭祀封禅的故事,黄帝、唐尧、夏禹均到此游览、狩猎、祭典。周公姬旦,汉武帝刘彻、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清圣主乾隆等多次来游嵩山、封中岳。李白、杜甫、欧阳修、范仲淹、程颢、程颐、司马光等历代文豪和书法名家蔡京、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到过嵩山,他们咏山川秀美,诗壮丽篇章,留千古绝唱,为源远流长的嵩山文化谱写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嵩山以居京畿,而三教荟萃,以其古老而蕴奥妙,寺院宫观,星罗棋布,历史上就有“三里一寺、五里一庵”之称,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13处,地市级120多处,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嵩山之奥还表现为嵩山有奥妙无穷的自然风光。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36峰,峰峰峻拔,峰峰诱人,峰峰有名,峰峰有典。

  它齐泰华而成其雄,俯河洛而助其秀,以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挺立于中国名山之林。嵩山风景秀美,古有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颖水春耕、箕阴避暑、古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等八大景。还有龙潭贯珠、嵩阳洞天、少室夕照、御寨落日等12景,共有20景,这些景观天然成趣,维妙维肖,由奇峰、幽谷、龙潭、飞瀑、修竹、茂林组成,荟五岳之精萃,纳三山之精华,雄奇瑰丽,险峻旖旎,秀逸诱人,奥妙无穷。嵩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米。凡到嵩山参观者,无不攀登峻极峰,以览胜景。登峻极峰有四条古道。一是自逍遥谷经野猪坡而上;二是自万岁峰东侧直上,这是汉武帝登嵩山的道路;三是自中岳庙后的黄盖峰北上;四是自县城北的嵩山书院出发乘车到无极洞洞北上,无极洞是唐隐士潘师正隐居地,传说老子曾在此地写过《道德经》,这条道路目前是登峻极峰的捷径。沿无极洞拾级而立,经石船,路旁树木葱郁,花香鸟语,行至峻极宫,西望可见桂轮峰上有一岩石突兀,酷似一位老人束发敞衣,身背药篓,面向东北爬山,一手抓药,一手举铲,故称“仙人采药”,为嵩山二十景之一。穿过峻极宫,继续攀行,山路稍缓,抬头观望,玉柱峰犹如一位巨人巍然屹立,在巨人脚下有一段立壁及嵩阳地质运动遗址。在遗址对面陡峭的山壁上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石刻,书法刚劲有力,气如太室与嵩山浑然一体,转弯前走,摩天崖下有一石庵,名曰炼丹庵,相传为女道焦炼师所居。由炼丹庵再拾阶而上,有一座黄色琉璃瓦盖顶的建筑,即行宫,但见这里石壁陡立,山道崎岖通天,如登云梯,扶拦左望,石壁上刻有“吾目不使旁瞬,吾足不容求息也”。这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形容这段路路险状所留诗句。攀石阶而上,约30分钟,便达峻极峰顶,峻极峰又名御碑峰,是历代帝王在此封禅祭天的地方,峰顶敞平开阔,四周悬崖峭壁,登峰远眺,南有箕颍,山河拱戴,西有少室,争艳夺魁,北望黄河如带,宋代大诗人范仲庵登峻极峰后留下了“不来峻极游,何以小天下”的感叹。

  少室山位于太室山西,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少室山山势陡峭,群峰耸翠,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上山,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峡谷纵横,林壑幽静,从山南北望,状如千叶舒莲,唐时便有“少室若莲之说”,当地群众称之为“九朵莲花山”。三皇寨景区位于少室山西麓,建有一条从登封市区到三皇寨景区达15公里的公路。使三皇寨景区与少林寺景区接连贯通,这里的景观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为一体,冠着嵩岳。金秋十月,登临此景,但见漫山遍野红叶满缀,山风徐来,丛林摇曳,红叶如喷焰的烈火,燃烧的彩霞,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在绿丛中浮动着、翻腾着,千姿百态、异彩粉呈,在万木霜天中争红竞艳,延伸至北部少林寺景区的梯子沟,途经三皇行宫、石猴观天,龙脊峡、南天门、回心崖、飞来石、神道迎贺等30多处景观。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秀而川辉。中岳嵩山,藏险峻、峭拔于腹中,融中华文化于一体,集三教九流于一山,以其丰厚的内涵和无究的魅力而尊五岳奥迎天下。嵩山风景区目前已相继开辟了登山游、地质游、武术游等6条旅游热线,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形成了景区成片,景点连线、纵横贯通、上下循环的旅游网络,热情好客的嵩山人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欢迎国内外游客到嵩山观光旅游。

                                回页首

百泉

  百泉景区位于河南新乡市区西北2.5公里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

  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苏门山是太行山的一道支脉,是万仙山根部向东延伸到这里形成的一座山头。而太行山中的各道水系延着万仙山的石隙缝间向东挤压而来,到达苏门山时,从山南麓的石窦中向上仰天喷出,就形成了这碧波荡漾的百泉湖。这一山一水,交互相映,就形成了美丽自然的山水风景区。

  千百年来,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百泉因百泉湖而命名。它远溯于三皇时期,盛名于殷商时代。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劳动人民就已由衷地唱出了赞美百泉的诗句。历经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使百泉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典园林,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古建筑达90多处,其建筑风格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珑、清新秀丽,又有北方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集南北方建筑艺术为一身,加上美丽的自然山水,被人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

  百泉湖水常年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毛发可鉴。泉水自湖底石隙喷涌而出,累累不绝似串串珍珠,阳光照射,颗颗金光闪耀,如金似玉,故又有“涌金泉”、“珍珠泉”之称。元代词人王磬在《咏百泉灵源泉》中赞曰:“济南七十二泉,散在坡迤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窠并出画栏前。”百泉湖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且泉眼之多,蔚为壮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罕见。时值"三伏"酷暑,湖畔石阶一坐,淋漓大汗顿然被丝丝凉意逼走;“三九”严寒,湖面升起腾腾薄雾,袅袅娜娜弥漫于亭台楼阁之间如入仙境。泛舟湖面,亭台楼阁点缀在平湖远山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回页首

难老泉·齐年柏

  难老泉号称“晋阳第一泉”,为晋水的源头。它地处圣母殿南侧,北齐时,取诗经中“永锡难老”含义命名“难老泉”。泉水水清如玉,常年不息,与侍女像、齐年柏一起号称“晋祠三绝”。

  难老泉泉水自山底岩层中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18度左右。泉源西侧,明嘉靖四十二年建有水母楼一座,内塑水神--柳氏坐像,端庄秀丽,据瓮而坐,是根据“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故事塑造的。难老泉前,是晋祠自然风光的精华所在。沿左侧真趣亭台阶可到水边,名曰“洗耳洞”,水中设一石雕小舟,名曰“不系舟”,而水中的石坝,如玉带贯穿腰间,坝下凿洞十枚,是当年南北两渠三七分水的界线。齐年柏又名周柏,在圣母殿北侧,此柏已有千年,形若卧龙,树叶葱郁,虽老犹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就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的古老、苍劲。

                                回页首

苗族族源

  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研究结果证明:苗族来源于黄帝时的“九黎”,尧、舜、禹时的“三苗”。而商周时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与苗族有着同源关系。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很古的时候就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九黎”,以蚩尤为其首领。《国语·楚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他们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辛勤开拓,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一跃而成为雄据祖国东方的强大部落。与此同时,以黄帝为首的另一个部落联盟,也兴起于黄河上游的姬水,并向黄河下游发展,和九黎发生冲突,最后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将九黎打败。

  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禹时期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即史书上所说的“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三苗人多势大,又有着洞庭、鄱阳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理方面的优势,实力雄厚,曾和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的抗争。

  商、周时期,三苗的主要部分仍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各族一起,被称为“荆楚”,有时也被称为“南蛮”。后来,荆楚的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其中较先进的楚人,又被专称为“荆蛮”。其后,荆蛮日渐强盛,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主体居民。从商王朝起,就把“居国南乡”的“荆蛮”视为肘腋之患,而不断以武力相待:“挞彼殷武,奋发荆楚”(《诗经》)。代商而起的周王朝,对荆蛮同样采取敌视态度,屡屡出兵攻击:“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诗经》),“献驭从王南征,伐楚荆”(《金文丛考》)。春秋时,《公羊传》更以“南蛮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缕”一语,表达其对这部分“南蛮”势力的发展所产生的忧虑之情。

  九黎、三苗、南蛮、荆蛮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且都包括苗族的先民。《日下旧闻考》卷二说:“画本以飞空走险”,是说蚩尤有翼能飞行。《山海经》说三苗首领獾兜也有翼能飞:“獾头,人面鸟啄,有翼……杖翼而行”;又说“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獾头生苗民”。蚩尤为首的“九黎”和獾兜时期的“三苗”都被说成有翅,能飞行,表明两者都盛行鸟图腾崇拜。这两大部落联盟,后者是前者的苗裔,他们不但有相同信奉的图腾,而且都居住在中国东部。《周书·吕刑》的“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楚语》的“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等记截,即已显示出“九黎”和“三苗”的亲缘关系。《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说,“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吴,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等语,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遗裔。至于“南蛮”,从“放獾兜于祟山以变南蛮”,和《帝王世系》关于唐尧时“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等记载来看,可知“南蛮”是被驱逐到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三苗”的别称,实际上只是“三苗”的一个支系。而“荆楚”则是商、周时期对两湖地区这部分“南蛮”的称谓。

  许多史书都认为苗族和三苗有亲缘关系,如:“苗人,古三苗 之裔也”(《炎缴纪闻》卷4);“苗者,三苗之裔”(杨慎《滇程纪》);“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皇朝经世文集青螺文集》);“按湘楚之俗尚鬼,自古为然,《书·吕刑》:“昔三苗昏乱相当听于神”《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这些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苗族人民较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湘西、黔东北的苗族祭祀时,须杀猪供奉“蚩尤”,并传说“蚩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蚩”,按湘西苗语意思是公公,“尤”是名字,“蚩尤”就是“尤公”之意。

  湖南城步的苗族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习俗,装扮“枫神”的人,头上反戴铁三脚,身上倒披着蓑衣,脚穿钉鞋,手持一根上粗下细的圆木棒。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的传说有关。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歌中唱道:“枫树生妹榜,枫树生妹留……榜留和水泡,游方十二天,成双十二夜,怀十二个蛋,生十二个宝”,其中从黄色的蛋里孵出了苗族的祖先——姜央,因而这里的苗族将与蚩尤有直接关系的枫木作为始祖看待。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三苗支系之一的獾兜,在苗族民间也有一定的影响,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苗语呼为“仡獾”。石姓有大小之分,其中大石苗语竟直呼作“獾兜”。苗族分布区的湖南大庸、泸溪、花垣等县有祟山、獾兜墓、獾庙等与獾兜有关的地名和文物。有的文人还留下“古来尧禅舜,何必罪獾兜”;“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病不堪问”等诗句。《史记·楚世家》记楚之先君熊渠、熊通等,一向自称是与华夏有别的蛮人,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又说“我蛮夷也”,“欲观中国之政”。

  华夏族群所建的诸国,也把以“荆蛮”为主建立的楚国视为“非我族类”,如《国语.郑语》曰:“蛮芈,蛮矣。惟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左传》成王三年载:“楚虽大,非吾族也”。正因“楚为荆蛮”,华夏诸国“故不与盟”。楚王姓芈,其先君之名多带“熊”字,为熊氏。《史记。楚世家》谓:“芈姓,楚其后也……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通志·氏族略》谓:“楚以芈熊之故,世称熊氏”。湘西苗族龙姓中包涵有颛、耒、恺、鲧、熊、夷、芈……等诸苗姓,其中芈姓应是“荆蛮”或“荆楚”芈姓在苗族中的遗存。而居住在当时楚国西陲,即湘、鄂、川、黔毗邻地带自称“仡熊”(仡为词冠头)的苗族,在语言上至今仍有许多成份和古代荆楚语相同,从而证明他们是以能为氏的“荆蛮”后裔的一部分。故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里,说南方的少数民族“自春秋战国通称曰蛮,泰半皆苗族之裔也”。

  上述文献记载和民俗资料综合表明,苗族来源于黄帝时的“九黎”,尧、舜、禹时的“三苗”。而商周时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与苗族有着同源关系,并包括有苗族先民。所以《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二十中有“考苗族……古称三苗……一曰有苗或荆蛮”的记截。

  —————————————  摘自《苗族简史》

                                回页首